果子狸母逃生 遗下4只幼B 牠们怎样度过没有狸妈的日子?
在香港,常有雀鸟、蜜蜂在民居窗外筑巢。但原来在台湾,会走进民居的动物却不止这些。今年3月底,台湾新北动物保护防疫处(新北动保处)接到市民报案,指家中有4只刚开眼的果子狸BB。原来是一只果子狸妈妈误闯民居,户主在惊慌下把牠驱赶。可怜的果子狸妈妈来不及把4只BB带走,那4只BB怎算好?
家中角落发现狸B
台湾人习惯叫果子狸做“白鼻心”,今年3月底,新北动保处接获通报,有市民指家中有一只白鼻心,赶走牠后才发现家中角落留下了4只刚刚开眼、嗷嗷待哺的BB,动保处人员当晚就把4只BB带走安置。而在动保处专员悉心照护下,4只BB已日渐成长。
愈来愈大食
4只BB中有3只是雄性,1只是雌性,每只平均重200至250克,初被接收时,每有人接近就会哇哇大哭,原来是吵着要奶喝,动保处专员悉心照护牠们,以幼猫犬用奶粉,每2至3小时喂食一次。随着四只BB日渐长大,食量也愈来愈大。牠们在2个月大时长出牙齿,还开始探索环境,除睡觉以外的时间,最喜欢爬笼及与同窝的兄弟姊妹打闹玩耍。
因为开始长牙仔,四只BB会咬笼舍铁杆。动保处专员指,现时仍以人手喂饲牠们吃泡过奶的猫饲料,直到牠们可自行吃猫饲料及苹果等硬质食物。
将野放山林
至6月底,动保处兽医为4只BB注射犬病疫苗,一周后将牠们带至“石碇小格头苗圃中途之家”进行野放前训练,在半自然的环境下,让4只BB渐渐与人类疏远,不再亲近人类,以尽早适应野外环境,希望能顺利野放。
照顾牠们的动保处专指,4只BB如同自己的孩子一样,很高兴能看到牠们茁壮成长,现在更祝福牠们之后能顺利野放,回到山林。
台动保处吁民众冷静处理
台湾当地农业局指民众若发现初生野生动物,可先观察牠们的妈妈会否回来照顾,若超过3小时至半天,仍未见幼儿动物妈妈回来,则可联系动保处或相关单位,但在此之前,切勿自行移动初生动物,以免牠们的妈妈因惊吓而逃跑。
香港的动物组织亦有类似的呼吁,例如香港观鸟会提出,市民若发现初生野鸟,如幼鸟已长出羽毛,具有成鸟的雏型,可在远离幼鸟最少10米处,观察约10分钟。亲鸟通常也会站在幼鸟附近,当你站远了,亲鸟便有机会尽快引领幼鸟离开;香港野猪关注组亦建议,遇上野猪不必报警或打扰,尤其是幼猪,只需保持冷静,让路给牠们经过便可。大前题是人和动物互相尊重,达至共生共存。
果子狸小档案果子狸又名白鼻心,属台湾第三级保育类动物,为当地特有亚种,属夜行性动物。白鼻心是杂食性偏食果性动物,以水果、浆果、昆虫、无脊椎动物、鸟类及囓齿类等为食,主要栖息在中低海拔常绿阔叶林或森林边缘,白天大多穴居于中空的倒木或岩洞。白鼻心的特征为黑色的头部从上额至鼻端,有条明显的白色带纹,眼下及耳下具白斑、鼻子是淡粉红色,全身大致为灰褐色。(资料来源:新北动保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