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咪抑郁不可忽略 5个情况下可能导致 耐心和陪伴不可或缺
最近看到一些猫咪得郁抑症的帖子,惊讶于原来还有很多人不知道,猫咪确实是会抑郁的,严重起来不吃不喝甚至可以危及生命。
比如下面这个帖子:
小猫“公主”是在附近小镇的街道上被发现的,当时牠怀孕了,肚子很大,马上要生产。大约两周后,公主在收容所生下了7只小猫。小猫一断奶,就陆陆续续被领养走了,但始终没有人想要领养公主。
看著小猫一只只离开,公主开始不吃不喝。收容所的工作人员担心牠被憋坏了,便找到“苹果”,问她愿不愿意带这只一岁多的猫回家——苹果从这儿领养过一只橘猫,而且养得很好。苹果知道公主有些悲伤,但也“没想到牠能这么悲伤”。
被苹果领回家的公主,不吃不喝只是基本操作。更令人担心的是,牠对外界的刺激毫无反应,戳牠不会动,跟牠玩玩具,眼睛也不会转,就只是呆呆地看著墙壁。牠从不舔毛,甚至直接排泄在身下的地面上,把自己弄得很脏。
其实,这只猫咪就是抑郁了,和人类抑郁的症状类似,就是“没有动力做任何事情”。
而且,因为人类生病了知道求医或是向亲近的人倾诉,寻求安慰,而宠物生病了牠们只会把自己封闭起来,没有任何疏导情绪的途经,反而牠们的心理问题会比人类更多、更复杂。
有一位网友分享了自己护理抑郁症猫咪的历程:
“之前我领养了一只猫,刚到家简直是天使,行为乖巧长得可爱,全家人都很喜欢牠。后来因为我爸爸在老家生病做手术,我们要回去照顾,就把牠寄养了一个半月。再接回来简直怀疑被换了一只猫,一点活力都没有了,不爱吃饭也不搭理人,还会到处乱尿乱拉。
好长一段时间我们全家都因为养牠而感到苦恼,医院也跑了好多次,都查不出什么身体上的问题。后来有一个很懂养猫的姐姐,说牠可能是被领养之后又突然被寄养,本来巨大的喜悦一下子被恐惧取代,害怕自己又被遗弃,患得患失之下变得抑郁了。
后来我们全家都花了大量的时间陪牠,对牠给与十二分的耐心,让牠知道我们都爱牠,而且不会再养别的猫,慢慢的牠逐渐开朗起来,这才知道之前是真的抑郁了。还好我们没放弃。”
猫是极其敏感细腻的动物,看似高冷实则情感需求很高,一些猫的病症,其实都是因情绪而起。
延伸阅读:小猫以超凶哈气与家中原住民大猫见面 网民一看都笑了:萌度爆表(点击连结看全文)
那么,有哪些行为可能导致猫咪抑郁呢?
01. 有曾被虐待的经历
长期被笼养、栓养,生活空间狭小,且被惊吓、打骂、强迫做某事。长此以往造成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伤害致抑郁。
02. 有曾多次流浪的经历
被主人多次抛弃,在外担惊受怕、食不果腹。再次被收养时则会出现抑郁、应激、不信任人类的种种症状和表现。
03. 生活环境的变化
与主人分离,被送到陌生环境寄养、被送人、或者主人搬迁到新的环境,爱宠可能会表现出害怕、失望及无所适从,严重则出现抑郁的病症。
04. 家里新成员的加入
主人收养了新的宠物,抑或是出现了一个新生婴儿,爱宠可能会生气自己的地位不保、宠爱减少,感觉受到冷落,从而变得郁郁寡欢。
05. 被主人冷落
主人每天早出晚归,没有时间陪伴爱宠并与牠们保持积极的互动,使得牠们精力无处发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甚至每到假期就把爱宠独自在家很多天,或者送到陌生的环境寄养。久而久之爱宠会变得越来越孤独和焦躁,甚至会出现自残及刻板行为。
而帮助宠物摆脱抑郁,除了求助于专业的兽医和心理咨询医师外,主人足够的耐心和陪伴一定是不可或缺的。
如果是不排斥身体接触的宠物,可以多抚摸牠们,为牠们梳毛,让牠们心情愉悦和放松,每天至少花30分钟左右的时间,与爱宠保持积极的互动与玩乐。
另外,当爱宠还没有完全放下戒备、对周围环境和人还有抵触情绪时,请不要寄养到陌生的环境、不要养新的宠物、也不可为爱宠洗澡及过度清洁(特别是猫咪)。避免爱宠的应激反应,加重负面情绪及抑郁的症状。
延伸阅读:许多猫咪都讨厌洗澡?专家揭猫咪与水的微妙关系:原来不是怕水(点击连结看全文)
【本文获“波奇网”授权转载,微信公众号:boqii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