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球的呼召】走访各区猫义工 将毛孩与照顾者的血与泪结集成书

撰文: 温钊榆
出版:更新:

提起猫义工,你会想到什么?大概很多人的印象只停留在喂猫。“虾米队长办公室”二号猫奴Fifi(一号为她老公)走访各区,访问了十个猫义工单位与一位猫老师,将毛孩和照顾者的血与泪结集成新书《肉球的呼召》。“猫义工不只是照顾猫和喂养,每个人都有独当一面的角色。”新书从介绍流浪猫照顾者的故事切入,进而探讨城市重建议题,社区空间使用、动物在教育团体的角色。相信看毕全书,你会对猫义工和社区猫有新一份理解。

排版、设计、文字全由Fifi一手包办。(受访者提供)
新书《肉球的呼召》将毛孩和照顾者的故事结集成册。(受访者提供)

两年前出版第一本著作《虾米队长办公室》的猫奴Fifi,因为捐猫罐头认识了分散全港默默为毛孩付出的猫义工,“以往的出版,无论是书还是日历,每卖出一份,我们就捐出5个罐头给猫义工。”就是这样因缘际会,Fifi认识了各区守护社区猫的义工们。

义工多数低调,也无暇化太多时间社交。Fifi初期与他们的联络仅限于交收猫罐头,但言语当中也流露出义工的慷慨。“我捐出5批罐头给一个猫组织,他们没有全要,而是介绍我转交另一个义工团体。如果全数接收当然会令状况更充裕,但义工们却决定和其他组织分甘同味。”

一言惊醒 猫义工:喂猫唔系大晒

完成11个访问学到了什么?Fifi环游各区一周,反而看见自己的渺小。她借用其中一位猫义工的话语,“喂猫唔系大晒。”作总结,而这句话出自专门照顾油尖旺区流浪猫的一位义工。

“那是一位中年、满头白色长发的叔叔,一个人在油尖旺区喂了十多年猫。他教我喂猫要放下无谓的尊严和自我。义工有时觉得自己为动物服务,其他人理应要让路。但油尖旺区是一个很复杂的社区,里面龙蛇混杂,而大部分人都不喜欢流浪猫。”Fifi忆述叔叔的说话,一开始时都在挨骂,但当人们骂了3、5个月(是月,不是日!),开始意识到他是认真地要照顾猫,而不是三分钟热度,慢慢就释出尊重。

幼猫往往比成猫容易找到家。(黄宝莹摄)

“这位叔叔不是单纯喂猫,而是处理整条巷子的社区关系:清洁姐姐、每条巷子的店家和职员、收保护费的人当中的利害关系。有人曾投诉流浪猫跑进店里撒尿,他就在街上设猫砂盆。”

猫义工不可能每刻都在猫群身边,而社区的使用者却能成为流浪猫的安全网。“他们未必出手帮忙,也未必认同,但起码不抗拒。经过了2、3年,这位叔叔慢慢和区内的街坊建立了信任,渔护署带笼来抓猫,有人虐打街猫,他们都第一时间通知叔叔。”照顾毛孩,也是在处理社区持分者的利害关系。

全套包括:环保布袋和一本《肉球的呼召》。(受访者提供)

《肉球的呼召》作者:吴天慧(Fifi)出版:生命工场Life Workshop书展详情:Hall 1 (综合书刊馆) 1A-C16每售出一套,作者将捐出5个罐头给本港独立猫义工组织。虾米队长办公室

照顾流浪猫,也是在处理社区的利害关系。(黄宝莹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