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内容

白日之下虐待动物系英雄、玩乐心态?心理学家、警方拆解个案

撰文: 王玥晨
出版:更新:

警务处“动物守护.社区大使”计划一直全面推行动物守护的工作,“动物罪案背后系列”一连四篇文章将由不同角度剖析罪案背后成因。

动物罪案背后系列之二:

网上除了每天有海量的“愉快动物片”让大家给like之外,亦同时也有令人发指的虐待动物片段出现。其中,去年网络就曾流传一条于将军澳屋邨内,一名男士徒手折断白鸽双翼的片段,加上早前亦曾有清洁工于邨内掷死白鸽的案件,两宗虐待动物都是在白日之下,众目睽睽地发生,今次就找来警察临床心理学家胡展鹏及将军澳动物专案队案件主管王嘉声(Morgan)解构一下这些案件中动物施虐者的心态!

凶徒直认以虐鸽为乐 异常病态心理致虐待动物

不少屋邨都有白鸽聚集,因为雀粪成为不少人的“眼中钉”。

曾负责多宗将军澳区虐待野生白鸽个案的Morgan指,“不同案件的犯案者中有男有女,他们被捕后解释自己残酷对待邨内野生白鸽时,多数都直指只因‘乐趣’。他们视虐鸽的行为与其他兴趣一样,可以从中抒解自己的压力,完全忽视白鸽的生命。去年5月的案件中,一名66岁的男子就因折断白鸽双翼而被捕。事前,我们分别接到5宗报案,指区内有白鸽怀疑受虐死亡,我们接报调查后发现牠们有类似被折断双翼、双脚及遭强行拔毛的伤势。后来,香港一个救援雀鸟的Facebook群组,组织了更多相关情况,其负责人其后向我们报案。我们先翻查附近的闭路电视搜集证据,锁定目标人物后便派出警员埋伏,其后更目睹男子试图犯案,便随即以残酷对待动物的罪名拘捕涉案男子,审讯后该名男子罪成,被判社会服务令。”

施虐者的行为会令白鸽承受极大的痛苦,而且虐畜行为一经定罪,最高可处罚款20万元和监禁3年,如若大家看到有人虐待野鸽,应该立即报警。

对于犯案者能够大庭广众下,虐待动物时毫不顾忌他人的眼光,心理学家展鹏就指出,不同的施虐者可能有不同的心态,所以不能一概而论。不过,虐待动物行为背后大多数都隐藏着各种异常的病态心理。他解释:“有施虐者会为了满足自己的控制欲、权力欲望而虐待动物,以弥补他们缺乏的自信及自我价值,亦有人透过虐待动物来发泄压力、怨恨、愤怒同不满的情绪。就今次的案件中,该名男士众目睽睽地折断白鸽双翼,他不怕别人眼光,可能是因为觉得自己正在做‘正确’的事。因为大众有可能觉得野鸽会引起卫生问题,他这样做是为民请命,是英雄,所以不怕别人知道。”展鹏补充除了虐待野鸽的案件,坊间不时出现在草丛下毒,毒杀流浪猫狗的案件,亦有机会是因施虐者认为这些动物对危害社会,例如猫、狗只随处便溺会影响环境卫生等。他们合理化自己的错误行为、以为自己杀死动物是为大家环境卫生着想,是“好人、好事”,所以不怕大众目光。

将军澳动物专案队案件主管王嘉声(Morgan)指在街上如有怀疑虐待动物的情况,可以立即报警,令动物得到最快的救援之余,亦有助保存证据。

爱护动物教育应从小教育 报警比放上网令动物更快得救

大部分人对动物都会有爱、有同理心,展鹏解释虐待动物者可能有虐待癖好 (sadism)、暴力倾向(violent tendency) 以及缺乏感同身受的能力(empathy),“他们会希望透过伤害动物而获得快感、成功感。有研究指出,一些动物施虐者本身可能于成长阶段曾遭受欺凌、家庭暴力、见过家庭成员遭到家暴,甚或乎曾经目睹别人对动物施暴,于是作出模仿,以将他们的痛苦转移到动物或者其他人身上(displacement of aggression)。而且在成长阶段,家庭对待动物的方式,亦会深深影响小朋友长大后对待动物的价值观。展鹏表示,有见及此,警方自2021年开展“动物守护.社区大使”计划,走访校园并为学生举办不同活动,希望从小培养及提高小朋友“守护动物,尊重生命”的意识。

警察临床心理学家胡展鹏指,家长的行为会令子女模仿,所以成人亦应该以身作则爱护动物,及尊重动物的生命。

另外,若大家平常在街上见到有动物被虐,Morgan表示最好当然是立即报警,“市民可以在安全的情况下制止其行为,并立即报警,再用手提电话录下施虐的片段为案件提供证据,这样可以令施虐者入罪的机会率提高。但如果没有拍下片段亦应该报警求助。例如,你已经观察到有人将猫狗置于露台曝晒多日,如果立即报警,警方就会到场搜集证据,亦会安排动物接受检查。若发现动物因他人的不当行为,而导致身体出现问题,我们就有机会控告相关人士。”然而不少人会先拍下受虐的动物,到网上公开求助,或警告动物主人,对此Morgan就认为这有机会令相关人士立即“毁灭证据”,或只是移动受虐动物到大家看不到的地方,这样无助动物脱险。他表示全香港22个警区已成立了专案调查队处理残酷对待动物的案件,但因多数残酷对待动物案件发生时都没有证人在场,往往增加调查难度。因此,警方十分需要大家可以提供有助调查的资料,以及报警协助破案,希望大家都为动物多行一步!

有关“动物守护.社区大使”计划的详情,可到https://www.police.gov.hk/awp/tc/index.html了解更多。

(资料由大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