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评论】武汉肺炎动摇经济前景 中共政治局会议再提“六稳”

撰文: 陈放
出版:更新:

武汉肺炎仍处于爆发期。单是周一(23日),内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增病例3,235例,增幅较上一日继续扩大。疫情对经济活动的抑制作用十分明显,春节假期中交通运输、旅游、餐饮、娱乐等行业均遭受重创,而春节假期的延长也对其他行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带去了负面影响。中国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认为,2020年第一季度GDP增速或将低于5%。

昨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研究疫情防控工作。为了应对疫情对经济运行带来的冲击和影响,中共领导层在会议中再次提出“六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

在2019年底的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共就提出2020年要完善和强化“六稳”举措,可见“六稳”本是2020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之一。“六稳”涵盖了中国经济活动的主要方面,而此次会议在疫情愈演愈烈的情况下再度提及并强调“六稳”,显然有所侧重。

春运疫情防控的成效将决定未来一段时间疫情会不会大范围蔓延。图为2月1日工作人员在重庆万州北站进站口为旅客测量体温。(新华社)

停工对企业资金链带来压力

首先,在应对疫情带来的短期冲击中,稳金融是重中之重。本轮疫情对抗风险能力弱的中小企业冲击最大。随着疫情蔓延,春节假期延长至2月2日,而多个省市进一步出台政策要求企业不早于2月9日复工。然而各种费用的摊销以及固定资产的折旧并不会随停工而消失,生产经营活动的停滞给中小企业的带去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其资金链的连续性。

因此,稳金融将决定企业能否顺利渡过疫情带来的困境,也决定社会就业能否稳定。2月2日,中国财政部发布通知称,对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贷款给予财政贴息支持。2月3日,人行开展1.2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投放资金,并将逆回购中标利率下调10个基点。2月4日,中国央行再次开展5,000亿元逆回购操作,两日累计净投放资金5,500亿元。

中国央行副行长、外汇局局长潘功胜在接受媒体访问时表示,“考虑到疫情特殊时期和延期开市的双重影响,将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常备借贷便利、再贷款、再贴现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向市场提供流动性”。目前来看,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较大,将在一定程度上消除疫情对实体经济造成的负面冲击。

中国正在疫情重灾区加紧建设临时医院。图为2月2日武汉市长周先旺,在武汉火神山临时野战医院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副总指挥白中斌(右)举行交接仪式。(美联社)

料消费受冲击最大

其次,在应对疫情带来的长期冲击中,稳投资应放在首位。从2003年“非典”疫情的经验来看,消费受疫情的冲击往往更大,而投资则是疫情过后恢复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对于投资,本次中共政治局会议也提出,“加大新投资项目开工力度,积极推进在建项目”,并要求“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将中央预算内投资优先向疫情重灾区应急医疗救治设施、隔离设施等传染病防治急需的项目倾斜”。

中国华泰证券认为,在制造业、地产、基建三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中,基建投资可能受到疫情的影响最小。各地方政府在2020年伊始,就以较快速度发行财政部提前批覆的2020年新增1万亿元专项债额度,这为基建投资在疫情过后的反弹提供了较为充足的“弹药”。考虑到疫情的影响,2020年中国基础设施建设将可能想公共卫生设施等市政工程倾斜。华泰证券预计,2020年全年基建投资增速将维持在10%左右。

政府应释出强烈信号稳定预期

最后,无论疫情发展到何种程度,“稳预期”都应当是制定宏观政策的根本出发点。经济活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参与者对未来的预期。如果社会各界对经济前景抱有悲观预期,那么消费意愿和投资意愿都会削弱,经济活动也会随之放缓;而经济活动的放缓反过来又会助长悲观预期,使经济滑入自我否定的下行通道。因此,在抗击疫情期间,中国政府应当释放足够强烈的信号稳定经济预期。

中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徐高认为,市场对疫情的反应有多大,关键取决于政策能否有效防止疫情的外生冲击在经济和市场内部传播和放大。而预期就是短期冲击向长期传导的途径之一。2020年也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徐高认为政府不会因为疫情的爆发就放弃这一目标,而会通过对小康社会目标的重申来给出“定心丸”,稳定预期,维护各方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