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季度GDP增速超预期 货币政策走向初露端倪

撰文: 陈放
出版:更新:

中国统计局今日公布2019年首季度中国GDP增速为6.4%,超出市场预期。面对经济的快速回暖,人民银行或将适当放松货币政策的刺激力度。

中国统计局公布2019年首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为6.4%,终止了连续多季度的下跌趋势。此前,市场普遍预期中国GDP增速为6.3%,因此中国经济回暖的速度超出市场预期。

中国经济的回暖离不开年初以来的货币宽松政策。2019年伊始中国央行便宣布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并置换部分中期借贷便利,总计将向市场净释放超过8,000亿元(1元人民约合0.149美元)的流动性。通过货币数量的传导机制,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社融增量,指一定时期内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额)和广义货币(M2)分别从资产端和负债端反映出实体经济融资环境的改善。

中国央行货币政策的指向性较为明确,即向实体和中小企业提供更多流动性。2019年首季度贷款增加5.81万亿元,其中投入实体企业的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增加4.48万亿元。同时,作为中小企业重要融资管道的票据融资在一季度增加了7,833亿元,而上年同期票据融资减少了547亿元。此外,3月份,反映实体经济整体流动性的M2同比增长8.6%,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6个和0.4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同比增长率大幅回升至4.6%。

在充裕流动性的刺激下,3月底的中国主要经济指标出现全面改善。3月财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由2月份的49.9回升至50.8,为4个月来中国制造业首次录得的景气改善;3月财新中国通用服务业PMI从2月份的51.1上升至54.4,创下自去年1月以来的最高增速。

此外,在周二(16日)公布的首季度中央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3.1%,作为经济重要支柱的央企在一季度的优良表现也充分反映了经济向好的趋势。

2019年3月中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创下四年新高。(新华社)

由于经济回暖速度超出中共决策者们的预期,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开始发生变化。人民银行在周一(15日)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的2019年首季度例会重新提出“把好货币总闸门”。

在会议公告表述中,中国经济从前一季度的“平稳发展”变为“健康发展”,表明2019年首度的经济形势相较2018年下半年已经出现了较大改善。因此,央行或将对当前的货币政策做出调整,使其达到“松紧适度”的状态。

从本次会议对中国国内经济金融形势的乐观表态可以预计,未来货币政策将偏向保守。近期市场上关于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呼声已经降温,市场利率水准显示当前经济整体流动性仍然较为宽松。如果中国央行选择在经济回暖时收紧货币政策,将会为今后可能发生的经济下行风险预留一定的政策空间。

当然,人行在本次会议上仍然强调“坚持逆周期调节”以及“在稳增长的基础上防风险”。由此可见,为了应对复杂的国际形势以及国内经济的下行压力,货币政策的“逆周期调节”仍不变,而“保增长”仍是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一旦经济再次出现下行风险,央行将继续偏宽松的货币调节水准。

因此,在一季度GDP超预期的情况下,人行或将适当放松货币政策的刺激力度。但是,货币政策的“松紧适度”最终将由中国的经济情况决定,“保增长”的优先顺序不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