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放水】去杠杆变稳杠杆 信贷紧缩下的苦中一点“甜”
中美贸易战开打之际,即传来中国放松货币政策的消息,在公开市场释放5,020亿元人民币,透过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替市场注入流动性。
外界普遍认为,内地货币政策已由年初的“中性偏紧”转向“宽松”。人行有此转向,除了是为中美贸易战做准备,但更多是为避免去杠杆政策过度抑制内需发展。
事实上,内地去杠杆虽初见成效,但在经济有下行风险之时,坚持去杠杆,恐金融市场及经济体系未必能承受短期的压力。可以说,人行今次“松章”,是过渡期内管控过程的一定程度放松,犹如中药里加一点“糖”。
中国政府近年致力监管影子银行、限制金融杠杆增长,在两年半的去杠杆工作下,总杠杆率得到有效控制的同时,杠杆结构也呈现优化态势。
去杠杆初见成效
一边厢,企业部门杠杆率下降,今年一季度企业部门杠杆率比上年同期低2.4个百分点,预计2018年企业部门杠杆率较2017年有小幅下降。工业企业中资产负债率相对较高的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明显回落,今年5月为59.5%,比上年同期低1.8个百分点。
另一边厢,住户部门杠杆率上升速率边际放缓,债务安全性可控。截至今年5月底,居民贷款增速连续13个月回落,从2017年4月的峰值24.7%降至今年5月的19.3%。此外,政府部门杠杆率持续亦回落,2017年政府部门杠杆率比2016年低0.4个百分点,连续3年回落,今年一季度进一步回落0.7个百分点。
违约之声四起
不过,数字达标背后,去杠杆的重药也出现了一些“副作用”,为经济带来阵痛,商业活动放缓。内地第二季GDP增长由上季的6.8%放缓至6.7%,是自2016年第三季以来增速最慢的一季。内需方面,第二季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 9.4%,增速较首季回落0.4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信用紧缩亦为金融市场带来振荡,明显反映在违约情况的增多。去杠杆抽紧了在岸市场的流动性,引致不少高杠杆及财政管理欠佳的公司爆煲。据陆媒报道,今年以来债券市场违约事件已增至28宗,违约债券余额达到291.87亿元人民币,涉及发行人共16家。另一边厢,内地P2P平台“爆雷潮”亦教人关注,大陆媒体统计指出,单是自7月2日至16日的短短14日内,全国已有131家P2P平台“前赴后继”地出现倒闭、投资人无法提现、实控人“走佬”、失联的现像,甚至一些国资系以及上市公司背景的平台亦未能幸免,涉资逾千亿人民币。
去杠杆变稳杠杆
可以说,内地今次自我设计的去杠杆手术,即使是一剂对症下药的药方,但在经济下行风险上升及中美贸易战云密布的情况下,无疑是“太苦了”。是故,人行调查统计司长阮健弘上周五﹙20日﹚已于新华社旗下《上海证券报》撰文指出,从总体看,上半年成本相对较高的银行表外融资已明显下降,成本较低的贷款、企业债券增长较多,贷款结构持续改善,对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明显加强,这些转变,能较好地帮助实体经济稳中向好,并进入稳杠杆阶段。
中国进入稳杠杆年代,某程度也有利于内需。有分析便指,与发达经济体相比,内地住户部门的杠杆率仍低,即使小幅上升也不构成风险,反而有利于扩大内需。资料显示,中国住户部门贷存比为62.1%,债务完全可覆盖,不良率低,流动性风险可控,若转化成提升美好生活需求的动力,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高品质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