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欠大跌基础 有序下调反利中国出口

撰文: 何敬熹
出版:更新:

人民币急贬成贸易战反制措施?人民币兑美元上周出现较大幅度的下跌,可是,这一轮贬值主因不在于中国经济,而在于美元持续上升,相较下人民币贬值幅度已较很多其他货币少。有意见认为,人民币平稳下降,不但不会危及金融稳定,更有助提升内地出口货品竞争力,对处于中美贸易纠纷当中的中国提供了缓冲期。

美经济较预期好 美元升值

上周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连续八日下调,一度跌破6.6关口,是去年12月20日以来首次。人民币在岸价(CNY)和离岸价(CNH)上周五双双插穿6.64水平,是去年11月以来的新低。人民币大幅贬值的主因,是美国经济较预期好,而欧洲和日本的经济前景则不及预期,令美元出现较大幅度的升值。

2018年以来,美国经济持续向好,美国总统特朗普税改和基建计划更可能进一步加快美国复苏,特朗普预计,美国GDP增速将进一步上升,料会非常接近、甚至超过4%的经济增长目标。美国亚特兰大联储银行行长博斯蒂克(Raphael Bostic)更表示,担忧美国经济会出现过热情况。市场已经普遍预期联储局今年的加息次数会由三次增加到四次。

特朗普料美国GDP增速将十分接近4%的目标。(路透社)

另一方面,欧洲政治不明朗和部分地区的债务问题,引发市场对欧洲经济前景的担忧,欧央行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再度受挫。欧央行6月中宣布会于年底前退出量化宽松(QE),但又指欧洲经济仍需要保持大量货币刺激措施,并承诺至少到2019年夏季前,会将利率保持在超低水平。偏鸽的央行声明令不少投资者感到意外,当天欧元最多跌约1.5%,见近两年来最大单日跌幅。同时,日本则长期未摆脱通缩局面,物价增长缓慢,日本央行亦于上月中宣布维持货币政策和买债规模不变。由于主要央行货币政策分化,美汇指数上月表现一枝独秀,由6月14日的93.19水平,抽升到上周的95.53水平,升幅高达2.5%。

主要央行货币政策分化,令美汇指数抽高。(路透社)

贬值幅度较其他货币小

美元大幅度升值,人民币受压无可避免,但相较其他货币,人民币的贬值程度较小。华盛顿智库布鲁金斯学会(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高级研究员杜大伟便表示,与其说是人民币贬值,倒不如说是美元升值,而人民币兑美元的贬值幅度还没大多数其他货币多。

中国内部因素也有影响。有分析认为,中国的去杠杆、加强金融监管、房地产调控等措施,无可避免令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在美国经济势头强劲的情况下,中美十年期国债利差不断收窄,由2018年初的140点子以上,收窄至目前不足70点子的水平。此外,特朗普的贸易保护政策或会令中国的经常帐和金融帐恶化,加大人民币贬值压力。一方面,贸易纠纷令到中国贸易盈余受损,经常帐盈余下降。另一方面,特朗普鼓励美国生产企业回流,或令大量美元资金回流美国,也会令中国金融帐恶化。

人民币有序贬值有利中国货品出口。(路透社)

贬值易误伤贸易伙伴

不过,人民币的适度贬值不一定是坏事。在中美贸易冲突愈加激烈、祸及中国出口商之际,人民币贬值,变相提升中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某程度上抵消中美贸易纠纷带来的不利影响。早前特朗普声言要对高达2,5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征税,数额之大甚至超过了美国出口到中国的商品总额(1,300亿美元),中国难以推出等额的反制措施,美国外交关系协会高级研究员塞特瑟(Brad W. Setser)便认为,因为中国能瞄准的美国商品数量较少,中国或会考虑以人民币贬值作为反击措施。

高盛的报告亦指,中国可能以人民币贬值作为应对美国贸易摩擦的对策,料人民币贬值5%将带动中国经济增幅0.4个百分点,如此应对的效果亦胜过出售所持1.8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债。不过,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尼古拉斯拉迪(Nicholas Lardy)则认为,中国不大可能通过人民币贬值来对付美国关税,因为不够聚焦美国,容易“误伤”其他贸易伙伴。

有分析认为近期人民币下行幅度明显偏快,或有机会反弹。(路透社)

分析指缺大幅贬值基础

人民币短期来说难以出现大跌。路透社引述交易员指,虽然人民币连跌多天,但跌幅未超过官方容忍范围,料即使每日波幅扩大至1%,仍在可承受程度,且美汇指数中期走势有较大的不确定,料只要不出现单边下跌的预期,中国监管当局最多只会缓和跌势,而无意扭转。《证券日报》则分析指,本轮人民币贬值其实是对前期过强走势的修正,认为近期人民币下行幅度明显偏快,汇价存在短暂反弹可能。从中长期因素来看,内地经济转型见效,GDP增速稳定,且跨境资金管理严格有效,金融市场开放亦正吸引大量海外资金,人民币汇价不存在持续大幅下行的基础。

上文节录自第118期《香港01》周报(2018年7月3日)《人民币平稳下调 或惠及中国出口》。

浏览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香港01》周报各大书报摊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