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降准”释放4000亿元流动性 不代表中央货币政策紧转松
人民银行昨天突然宣布“降准”,外界预期会释放4,000亿元(人民币‧下同)的资金,令港股今早逾400点。
值得留意的是,虽然这次降准幅度高达100点子,历史上只出现第五次,但并不代表中央货币政策一下子由“紧”转“松”。
人民银行昨天宣布,将下调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00个点子,4月25日起生效,以置换中期借贷便利(MLF),预料可以释放4,000亿元的增量资金。
内地过往降准幅度大多是50点子,据中金固收统计,这是内地第五次有100点子或以上的降幅,之前几次分别为1998年、1999年、2008年和2015年,都是适逢有经济危机或有大量地方债要置换,究竟这次中央突然降准,应如何解读?
数据表现差 释稳定经济信号
市场对央行突然于这时机“放水”众说纷纭,中金固收研究分析师陈健恒和唐薇认为,今次的降准其中一个原因是近期经济数据较弱,3月工业、投资、基建均明显回落,且实体经济融资环境明显收紧,M2和M1增长持续下行,企业流动性明显恶化,认为人民银行此时降准有稳定经济的意味。
对冲“紧信用” 料不会大幅放水
不过,市场普遍认为这次降准不代表中央打算完全扭转货币政策。兴业证券分析指,此次降准非全面的货币宽松,而是因为中央对金融机构和地方政府融资的管控能力加强,用“紧货币”影响金融机构行为的必要性下降,可以开始采用“紧信用”去解决地方政府和国企的债务问题,料今年货币政策重心由“紧货币”转向“紧信用”,中央降准正是为未来的“紧信用”作对冲。
海通证券也表示,这次降准实际向市场净释放约4,000亿元资金,考虑到4月的缴税因素,和央行之后或根据资金面情况减少公开市场投放,料这次降准对资金面整体影响仍偏中性,认为在去杠杆、防风险的政策背景下,央行不具有大幅放水的基础。
未来或继续降准 降企业融资成本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员王洋分析,降准是应对基础货币不足的中性工具,降准取代MLF意味人行货币政策从偏紧回归到真正中性,料未来会有进一步降准,将有利降低银行资金成本,降低实体企业融资成本。
申万宏源证券估算,不排除降准取代MLF成为后续常态化政策,考虑到MLF余额仍有4万亿元,料规模达100点子的降准至少还有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