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内容

各界齐呼吁做好工地安全 慈善月历宣扬建造安全文化

撰文: 何匡汶
出版:更新:

今年发生不少令人痛心的工地意外。致力推动行业安全文化下,建造业议会(议会)特别邀请12位社会领袖及前线工作的生力军,透过“2023年建造业安全月历”(月历),合力唤起业界对工地安全的关注,加强建造安全文化。月历收益将拨捐“建造业关怀基金”和建造业关怀基金综合服务中心,协助受工地意外影响的工友亲属。

社会领袖唤醒业界关注工地安全

工地安全是业界上下共负的责任,亦是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议题。议会一直广邀各界合力提倡工地安全,加强工地安全文化,例如于“建造业安全峰会2022”与政府及各界联合提出“建筑安全设计”、“安全须由规划和设计做起”、“安全约章”、四大工地安全行动纲领等建议,应对《施政报告》下大增的工程量。

是次月历邀请多位来自不同界别的“建造业运动及义工计划”赞助及宣传专责小组成员参与拍摄,包括房屋局局长、发展局常任秘书长(工务)、渠务署署长、承建商高级管理人员以及于前线工作的业界生力军,各人透过不同工具或物件、部件,宣扬共同的安全讯息,包括扭实或多加螺丝、谨记戴上安全帽、围起施工区域等,呼吁业界加倍关注工地安全每一环,各个职位都各司其职,贯彻守护“生命第一”的信念,提升工地安全。

房屋局局长何永贤女士表示:“工地安全无小事,工友们‘小不稳 则乱大谋’。地盘的每一个岗位,都一样重要。”

发展局常任秘书长(工务)刘俊杰工程师则表示:“科技不断进步,透过如‘综合数码共用平台’(CDE)及‘建筑信息模拟’(BIM)等科技,可以大大提升业内安全、可持续发展力和生产力。”

渠务署署长彭雅妮女士指:“有经验的师傅或新手都要同样重视安全,如工地警告告示须清晰明确地展示,以提高警觉性。”

前线新力军分享工地安全心得

入行逾10年、现任高级安全主任的Balance刘洁瑜亦有参与月历拍摄。Balance负责巡查地盘安全,确保工友做足安全措施。Balance以温馨提示说服“工地真汉子”,齐心做好安全。她指工人为业界宝贵资产,没有工人,没有工程,生命可贵,希望业界别轻视工地安全。

Balance期盼业界能建立良好的安全文化和职业安全健康制度。(图片由建造业议会提供)

Felix陈秉聪负责于南丫岛港灯发电厂装嵌新发电机组,他刚获“第二十八届公德地盘嘉许计划最佳模范工友奖”。他说开工前必先评估安全风险,特别是隐闭位置,并做好安全措施,更要量力而为,当能力不许可或环境恶劣,立即通报。他期望月历筹得的款项能减轻工地意外工友家属的生活压力,助其走出悲痛。

Felix指定期参与工地巡查和安全讲座能让他吸收更多安全知识,更可将知识分享给其他同事。(图片由建造业议会提供)

支援工友亲属 助渡过难关

工友多为基层家庭的经济支柱,如工地意外影响其工作能力、甚至不幸导致死亡,亲属顿失依靠。是次月历收益将为受影响的工友亲属提供经济、家访、心理辅导、学费等支援,亦会协助学童申请助学金或奖学金,并为工友提供专业就业培训、工作转介、创业及基本营运资金资助。

(资料及相片由客户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