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家具展回顾】斯德哥尔摩家具展 北欧式冬日生活场景

撰文: 雷安琪
出版:更新:

每年年头都是巴黎、斯德哥尔摩等欧洲城市,展现设计软实力的时间。一连几集,我们将跟读者回顾巴黎Maison & Objet家具家饰展、德国科隆家品展,以及瑞典斯德哥尔摩家具灯饰展三大设计展,一窥来年设计走向。即使未能即时入货,至少可滋润眼球,并尝试从设计师之角度,思考当下的生活方式。

简单以灯饰和毡幕,他们打造出3种充满北欧冬日感觉的生活场景。(Stockholmsmässan)

英设计师蝉联Guest of Honor

一年一度的“斯德哥尔摩设计周”于上星期六结束,其中,已有超过60年历史的重点展览“斯德哥尔摩家具暨灯饰展”,与米兰家具展齐名,今年吸引超过4万人次参观,是全球设计迷每年的焦点盛事。展览有个有趣传统,大会每年均会选来享负盛名的设计师作为Guest of Honor,自由改造展览场地的入口大厅空间,继去年的英国设计师Ilse Crawford后,今年继续由来自英国的知名设计团体Barber & Osgerby担任。

他们发现人坐著时,一专注便会往前倾,透过多番研究,精准地计出前倾角度,设计出这张Tip Ton Chair。(Stockholmsmässan)

由 Edward Barber及Jay Osgerby创立的设计工作室,全球获奖无数,2013年更获Maison & Objet选为年度设计师。他们的作品非常多样化,包括家具、灯饰,甚至钱币设计,当中最著名的无疑是2012年为伦敦奥运会设计火炬。他们擅长结合工程技术,改变用品的日常形态,像是那张能让人更专注工作、将椅脚精准地设计至可前倾的Tip Ton Chair,便叫人印象深刻。

由 Edward Barber及Jay Osgerby创立的Barber & Osgerby设计工作室,获选令今年的Guest of Honor。(Stockholmsmässan)
去年作品Pilot chair经披上兽皮后,感觉已焕然不同。(Stockholmsmässan)

到底倘大的大厅空间交到Barber & Osgerby手上会是什么模样?只见他们将两幅巨型的毡幕将空间分隔成三个区域,每个区域都悬挂著不同数量和高度的纸灯,以及摆放著他们的家具作品,打造出休息室、会议室及工作间这三种日常场所。简单透过纸灯带来的气氛,以及在家具披上兽皮和羊皮,便在各种生活场所营造出他们对斯德哥尔摩冬日的感觉了,非常配合近日的寒冷天气。

瑞典设计师Charlotte Ryberg设计的Eka柜,灵感来自小时候到外婆海边小屋的回忆而来,只要打开柜便见到一片海的图像。(Stockholmsmässan)

全新展区鼓励少量生产

此外,展览今年亦新增了一个名为“Established”的全新展区,让过去一直从事自家生产的设计团体,突破以往只能在互联网或小型展览宣传作品的困局,像是瑞典设计师Charlotte Ryberg设计的Atelier系列,以及芬兰设计师Sami Kallio的作品,都有机会在如此大型的国际展中展示。展览活动执行经理 Cecilia Nyberg表示过去从未有过这种平台推广小规模的生产:“我们留意到近年设计师除了为生产商创作作品之外,亦开发了自己的生产线。为了令行业更具多样性,同样鼓励少量生产,便开设了这个全新展区。”

芬兰设计师Sami Kallio的Y5格,顾名思义,椅背由5个Y字组成,鲜明的色彩运用极具个性。(Stockholmsmäss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