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建筑】港机构自发义助 尼泊尔山区灾后建村

撰文: 雷安琪
出版:更新:

这个冬天,香港经历数十年难得一遇的严寒,刚于去年经历完一场大地震的尼泊尔山区村民,亦迎来震后第一个寒冬。最冷的那几天,港人正争相涌上山顶赏霜;那边厢,家园尽毁的村民,只能瑟缩于漏风的铁皮临时屋中度日。

寒冬或很快过去,但雨季紧接而至,去年年尾,两间来自香港的义工团体自发为尼泊尔山区村民重建村落,希望透过筹募捐款,能于未来两至三年内,与村民协力重建全村约130间住屋。有院校得知计划,更于本周日举办筹款嘉年华,帮忙筹集资金,为山区重建出一分力。

地震后,Katunge第九区小村的房屋大多已倒塌,变成一座座危楼。(受访者提供)

政府零支援 官方重建无期

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了一场7.8级的大地震,全国数万人伤亡,大量房屋被毁。港人有份创办的慈善机构“未来之村”座落于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以北100公里的Katunge第九区的山区小村内,村庄在地震中幸运地未有造成人命伤亡,但九成房屋倒塌,村民无家可归。地震过后,“未来之村”随即于Facebook展开紧急筹款呼吁,当时获得大量关注,收到的善款为村民提供救援物资,亦买来铁皮建起临时屋以作安顿。

地震至今快将一年,村落依旧破落,政府的救济遥遥无期,只因资金都先投放于旅游发展区的重建项目,像Katunge第九区这些偏远乡村,只能无了期地等待。

灾区的即时紧急救援,都不难找到人支持,但两、三个月过后,大家便将灾难遗忘了。可是,灾民要重新站起来、重建一个安全的家,这段日子也同样需要支援。
Gigi@IDEA Project
大部份村民均暂居于由铁皮制成、简陋的临时屋中,难以抵御寒风。(受访者提供)
地震连学校都震毁了,学生要在临时搭建的铁皮屋中上学。(受访者提供)

“未来之村”和 IDEA Project这两间来自香港的机构,前者扎根于该区已有12年,一直是各地义工前往该区进行探访、义教或人道工作的聚集地;后者作为建筑义工团体,则由不同领域的义工组成,召集各界人士参与建筑计划,改善发展中国家人民的生活。早在数年前,他们已合作为该区义务作学校扩建,地震过后,眼见政府迟迟未为村落落实重建计划,两者与村民商讨后,决定助其自行重建。一口气重建整条村130间房屋,如此大规模的项目,对两间小小的NGO而言亦属首次。

重建会与村民以协作形式进行,与他们一同设计具防震功能的新屋。我们会筹集捐款支付约七成的建筑费用,村民则付出他们的劳力建屋,并负担余下的支出,大家都会参与在整个重建计划中。
Gigi@IDEA Project
IDEA已购入首批台湾建筑师谢英俊设计的防震屋在灾区试验兴建,运输过程却遇上不少麻烦。(受访者提供)

如此具破坏性的地震于尼泊尔并不常见,但为了防范于未然,加上政府亦在去年12月颁布新的防震屋指引,两个团体与村民皆决定在重建时为全村换上防震屋。然而,完全防震的房屋设计造价不菲,村民生活朴实,自给自足,根本没有闲钱建屋;两间小小的NGO亦缺乏资金,善款全由募捐和义工而来。为了将一间房子的预算控制在3、4万内,只有在设计上想想办法,最终他们决定以协作形式进行,承担起最难处理及最昂贵的建筑主结构部份,为村民兴建半间房子,余下的半间,包括墙身建造和屋内间隔则由村民自行负责。

运材困难重重 防震屋设计未定

Gigi是IDEA Project的成员之一,本身是全职工程师。为了研究防震屋设计,去年年底便与义工团员一同到访四川成都了解防震技术,经过两个月的研究,暂有两个重建方案。

IDEA亦同步试验加入新防震技术、改量传统石屋的设计,看哪一个方案较合适。(受访者提供)

第一,是引入台湾建筑师谢英俊为四川设计的防震屋。这防震屋主要由一个轻钢主框架构成,墙身则可按个人喜好,以各式各样的材料制成。设计弹性高,成本低廉,村民更可重用旧屋石材作墙身,非常适合灾后重建,“原理是靠那个稳阵的轻钢架,当地震不幸再来时,亦只会是墙身下塌,减少致命伤亡的可能,墙身在灾后亦能轻易被修补。”可惜,由于轻钢架只能在成都购买,需运至边境再上山,涉及烦琐的通关手续,首批购作测试的钢材,单是运输都用了一个月。 于是,他们近期亦同步开展第二方案,重新考虑传统石屋设计,运用他们的防震知识,并与当地工程公司合作,配合政府的最新指引,研发更适用于现时情况的新设计,看看哪方案的成本较高,再作决定。

除了本周日的筹款嘉年华,IDEA Project亦会像过往一样,举办service trip,召集有心人向亲友筹募善款,并自费机票到当地出钱出力帮忙建村,有兴趣的读者可留意其网页或facebook专页。

IDEA Project​

网页:http://www.ideaproject.org.hk/new/Facebook专页:IDEA Project

未来之村

网页:www.future-village-nepal.orgFacebook专页:未来之村

已成立5年的IDEA,过去一直召募各界义工在发展中国家进行建筑项目,改善当地人生活。(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