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发局电子商务快线讲座 分析小红书种草策略
小红书已经成为企业进军中国内地市场的关键桥梁,企业透过设立专属账号跟用户建立关系,并透过生活化的内容刺激消费。为了帮助香港中小企业把握这一趋势,香港贸发局最近举办了“香港好物节”电商培训讲座,主题为“从社交互动到销售转化!洞悉小红书‘种草学’”,邀请了小红书跨境渠道总监Viki Song及香港首位小红书官方认证导师张传涌(Billy)主讲,吸引约200家企业代表出席。
小红书于2013年在上海成立,定位为年轻人分享生活方式的社交平台,用户人数一直稳步上升,2017年突破5000万。除了中国市场外,小红书在东南亚,尤其是在拥有大量华人的地区发展迅速。截至今天,用户已遍布全球,每月活跃使用者逾3亿个。Viki特别指出只要行业不受特定法规限制,目前港企申请专业号的手续和过程非常简单,她亦曾协助多家香港企业成功申请,呼吁在场企业好好运用小红书把握商机。
Billy于会上则讲解如何运用小红书和“种草”策略,以提升品牌曝光和销售量。“种草”是通过分享和推荐,让消费者对某个产品产生兴趣,进而激发购买意欲。这一策略在小红书上尤其有效,因为用户更倾向相信小红书上其他消费者的真实评价。Billy更分享了在小红书上产出优质笔记的六个实用技巧:首先,撰写能引起共鸣的标题,精准切中用户痛点,激发好奇心,同时控制字数以免资讯被折叠;其次,选择美观且清晰的封面;第三,善用真人的照片或视频,让用户更容易代入;第四,保持文案简洁有力;第五,使用五至十个话题标签,避免过多,以便用户能精准搜索到内容;最后,确保评论区有持续的互动,既增强与粉丝的互动,还能建立用户对品牌的信任。
同场另一讲者香港贸发局经济师朱德轩(Eric)表示,内地电商行业的格局正在发生变化。以往“货架类”平台的入驻成本较高,且运营模式以“人找货”为主,较为被动。随著小红书和抖音等这一类以社交互动和短视频为特色的平台迅速崛起,企业可以采取主动的“货找人”销售模式,而且入场成本更低。Eric强调,公域引流和私域引流的结合,才是全渠道电商运营的关键,其中将消费者从其他公域流量的电商平台引入自家的社交账号,例如微信的“朋友圈”,不仅能扩大潜在顾客群,还能丰富顾客的消费体验,刺激他们的消费意欲。
出席讲座的利家富有限公司行销经理李丽珠表示:“讲座内容丰富且资讯实用,让我们更了解如何利用小红书进行“种草”。期待日后多办类似活动,邀请专家讲解更多“种草”的技巧及策略。”贸发局将继续透过“电子商务快线”计划,全方位加深企业对电商及网购平台运营的认识,当中于8月举办的第二届“香港好物节”,将为香港企业提供进入内地电商市场的实战平台。
(资料及相片由客户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