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珠宝Heting 细细粒透视大自然

撰文: 胡可欣
出版:更新:
Heting Jewellery创办人王鹤庭(Carina)。(李孙彤摄)

大大粒的珠宝绝对是不少女士的心头好,比如钻石,愈大颗钻戒,优越感也愈大。但在追求“大”之时,又有否想过,珠宝并不一定愈大愈美?2015年成立的珠宝品牌Heting从大自然中取经,将清雅的小颗珠宝和大自然结合,创作一系列清雅珠宝系列,让人惊艳连连。

以诗入名的设计师

品牌创办人王鹤庭(Carina),名字乍看已经诗意十足,真人也像来自古画中的大家闺秀,只是背景不是小亭楼阁,主角也非穿著古装,而是俐落的衬衫西裤。“鹤庭”来自宋代陈尧佐的《林处士水亭》:“疏篱僧舍近,嘉树鹤庭宽”,“‘鹤庭’,即隐士居住的庭园,父亲取这二字为我命名”,她解释。

Carina最爱的朝露系列,以18K白金项链镶蛋面冰种翡翠及蓝宝石,既可简约又可华丽。$250,800(品牌提供)

Carina名字成为了她后来创立品牌的理念,“小时候不了解自己的名字,只知道意思是庭园,长大后才明白当中的意境”。诗中讲述隐士居于宁静的庭园,通过庭园反思世界,而Carina创立Heting,也希望大家不止是欣赏她的珠宝,而是透过她的珠宝看见世界,“大自然其实是一个小宇宙,但现今城市人常常忽略了大自然的力量,我希望能透过珠宝,提醒大家要和大自然和平共处”。是故Heting首个系列“幻魅森林”共有4个来自大自然的主题──朝露(Dewdrop)、风铃花(Bellflower)、松果(Pine cone)和生命之树(Tree Of Life)。Carina希望4个系列能够满足不同客人的需求,“有些客人喜欢可日常配戴的珠宝,有些即想寻找较华丽的设计配衬晚装,但我的设计均以简约优雅为主”。

舍时装设计 投入珠宝怀抱

但Carine原本并不打算走这条路。大学时候修读时装设计,读毕后深感时装“不是她杯茶”,“时装的世界太快,改动太多,我了解到自己更喜欢能够体现细致和慢活的设计”。于是在香港读了短期的珠宝设计课程,再读珠宝鉴证,一头栽进珠宝的世界,也从此改变了她对珠宝的看法,“我发现许多非主流的宝石原来很美,可惜的是大众很少有机会可以接触”。从那时开始,她萌生了创立Heting的念头。

Carina手上的黑珍珠戒指由工匠一笔一画雕刻而成。(李孙彤摄)

Heting的珠宝有一种淡雅之美,其中一个原因在于她的珠宝坚持不走“大大粒”路线,“坊间许多珠宝设计,宝石都是主角,愈大愈抢眼便愈受欢迎,但我便喜欢用无人留意的半宝石创作”。举个例子,大众最爱白色或金色珍珠,但Carina反而对黑珍珠情有独钟,“相比白色珍珠,黑珍珠的颜色变化更丰富,可以带蓝、紫或绿色,有种独特的神秘感”。又例如,一般设计师多会尽力保持珍珠原状,但Carina偏偏反其道而行,用人手雕刻珍珠,在珠宝世界中非常少见,“有瑕疵或者形状不漂亮的珠宝,并不代表它没有价值,通过雕刻也可以变成艺术品”。

但这种风格却非人人受落,谈及瑕疵,她慨叹中国人普遍认为没有瑕疪、颜色干净而浓烈才是上佳宝石,“这世界哪有完美的天然产物?”Carina马上反问。“瑕疵是性格,代表独一无二,外国市场很能接受瑕疵之美,但亚洲国家始终未能接受”。

松果系列以绿色的沙弗来石及黑珍珠作核心,用18K金制作松树的针形树叶,以黑珍珠来雕刻松果的纹理。(品牌提供)
珠宝是用作映照人的美丽和自信,而不是由珠宝价值决定人的地位。
Carina

有客人请她度身订造珠宝,但最终都要她“参考”大品牌的设计,又或者嫌宝石不够多,“我会根据客人需求制作,但不禁会问,其实他们要的是什么?很可能他们寻求的不是设计,而是珠宝给予他们的虚荣心,但我认为珠宝是用作映照人的美丽和自信,而不是由珠宝价值决定人的地位”。

Carina可在工作室内做简单工序,但大部分金工始终要靠工匠完成。(李孙彤摄)

品牌的另一个坚持,是从设计到制作均扎根香港,“我修读课程时跟香港师傅学习金工,对他们很有信心。其实本地珠宝制作技术不比其他国家逊色,很多外国珠宝品牌也找香港工场制作,可惜香港人常常忽略本地制作,他们总是对‘外国制造’更有信心”。但她也坦言,移师中国内地的话,制作成本一定较低,但她未有此打算,“生意模式不同,也较难把关质素”,Carina摇摇头说。“珠宝不同于饰物,我认为是珠宝的美是360度的,不论从哪一个角度,也有它的美态,这么细微的艺术品,手工非常重要”。Carina续指,师傅单是为一颗珍珠雕花,已经要4至8小时,但人手才能做到如此细致的纹理,而且每件作品也是独一无二,她也乐于等待,“我相信用人手心血做的东西拥有灵魂”。

工匠在工场修饰细小珠宝组件。(品牌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