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退休忧虑调查 人生下半场是忧是悦?

撰文: 余婉兰
出版:更新:
(Getty Images)

悦龄,寄寓五十岁为人生下半场美好的开始,同时却是一连串忧虑的开始。基督教家庭服务中心2015年进行“我的悦龄生活”问卷调查发现,363位五十岁或以上的受访者有“七大忧虑”,包括接近九成忧虑医疗事项(89.5%),退休生活(88.7%)及金钱问题(85.1%),接近八成担心旅游(84%)、社区安老(77.7%)及七成对人际关系(73%)、照顾家人(70.5%)问题特别关注。

Marianna前年开始照顾90多岁中风及患认知障碍症的母亲,深感同路人的支援很重要。(余婉兰摄)

调查显示,长者人口比例出现新模式,如从没结婚的单身长者,接近16%,社会现时趋向延迟退休年龄,及单身人士数目上升,可预计照顾年长父母的压力将日益沉重。调查里接近一半的50岁至59岁受访者,对照顾家人甚感忧虑,特别“在职”及“从未结婚”的单身者。

单身的Marianna 与九十多岁母亲同住超过半世纪,母亲中风及患认知障碍症后,把眼前人忘记得一干二净,Marianna深感失落,百般滋味。她是在职人士,突然又要兼作全职“照顾者”,加上面对照顾上的困难、忧虑及对认知障碍的无知,致心力交瘁,惟以“维持母亲余下人生的生活质素”为心愿,积极应付。经过一年多,她笑言自己从一无所知,到现在俨如“护士长”。

郭太开了一WhatsApp群组,让面对相同问题的同路人可借此平台,互相鼓励、支援及沟通。她在分享照顾经验时一度哽咽。(余婉兰摄)

Marianna觉得同路人给予的鼓励,帮助好大,她加入另一位照顾者郭太开的WhatsApp群组,面对相同问题的同路人可借此平台,互相鼓励、支援及沟通。

现时群组内已有36人,组内有护士、社工,为家属分享专业意见,另外亦有来自各区的认知障碍照顾者。郭太是群组发起人,她照顾患认知障碍症的丈夫三年,当初建立群组目的想凝聚同路人,分享资讯与心得,互相扶持。随著群族的壮大,也发挥其他效果。她表示,组员曾数次透过群组的人脉网络,成功寻回走失长者。

基督教家庭服务中心高级经理(发展)刘德基先生认为,长者人口出现新模式,包括教育水平渐高及单身化趋势,反映长者服务有必要走向个人化方向,及加强网络资讯的互动。他建议政府应尽快设立 “长期照顾服务保险”,为长远开支提供财务融资方案,悦龄长者也应及早规划“人生下半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