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性关节炎迷思】口服标靶药 为不耐受者提供新选择
撰文: 客户来稿
出版:更新: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以控制炎症为主,目标是减轻症状如关节红肿、疼痛,阻截关节侵蚀及变形,从而保持活动能力。风湿病科专科余嘉龙医生表示:“现时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包括传统改善病情抗风湿药(csDMARDs)、生物制剂及新型口服标靶药。用药反应因人而异,医生会为患者评估病情,选用最适合的药物治疗。近年出现的新型口服标靶药(tsDMARD)可以单独使用,有效控制病情,为患者带来新曙光。”
随著医学发展,现时已有更多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研究显示,每种药物皆有效控制病情,防止关节变形,但亦有机会带来不同的副作用。例如传统抗风湿药有机会导致头发脱落、口腔溃烂;生物制剂及口服标靶药则有可能增加患者感染风险。若有出现副作用,病人应该主动向医生提出,和医生商讨用药选择,切勿自行停药,反而耽误病情。
生物制剂及口服标靶药为中至严重程度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提供多一个重要选择;尤其使用传统抗风湿药后疗效不理想,或对其副作用无可耐受患者可以考虑单独使用口服标靶药,方便之余,亦能避免传统抗风湿药带来的副作用。长达八年的临床研究证明,口服标靶药有助减少关节红肿、疼痛等症状;用药两星期左右已见成效,比传统抗风湿药需三至六个月起效更快。
建议患者及早接受治疗,按时用药,亦应保持适量运动及充足休息。另外,患者若有经济困难,不妨向主诊医生或医务社工查问,了解自己能否申请撒玛利亚基金的药物资助计划。
*文章由香港执业专科医生协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