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Coco Chanel靠香水在二战后躲过通敌罪名
Lancôme的公关灾难,说明就算只谈风花雪月的奢侈品世界,也绝对避不开政治。历史上避不开政治的奢侈风尚有太多了,比如说Coco Chanel就靠她的五号香水在二战之后躲过通敌的罪名。
Chanel于整个二战时期都居于巴黎丽池酒店(Ritz Paris Hotel),当不远的犹太区正遭遇腥风血雨、当整个巴黎正忍受各种屈辱,丽池酒店仍每周上演华丽晚会,名媛、德国军官、艺术家、企业家、战地记者在这儿组成勾结的网,表面歌舞升平,底下各种算盘。
当时Chanel大约60岁,正与德国外交官Dincklage打得火热,她在战争期间两度造访柏林,皆由德国军官协助安排行程。有说英美的情报单位都调查过Chanel是否德国特务;但她与英国首相邱吉尔也熟稔,有传她曾在战争完结前为德英协商和平条约。巴黎解放后,法国内政部队询问的第一位丽池酒店常客就是Chanel—她到底有否参与德国政治的内部运作?可是到现在也说不清。战争期间永远不知道谁带上了什么面具,就是她的情人Dincklage,因母亲是英国人,也被说私下是英国的双重间谍。
但Chanel讨厌犹太人却是真实的,战争初期她就设法踢走其香水公司的犹太合伙人。而最终帮她开脱并逃离牢狱之苦的,除了邱吉尔所写“为她的支持与友谊做担保”的信,就是她的五号香水。她落力讨好同盟军,在香水店的窗户上贴告示,免费赠送香水给享受巴黎爱欲的同盟国军人,他们才不理法国人如何不齿Chanel的战时作为。面具下的真情假意难言,但她总有几分真情之时—被军人带走之前,设法逃走的Chanel把一整箱五号香水送给一个美国军人,只望他日后在询问德国战囚时若发现她下落不明的情人,就寄一张名信片到丽池酒店给她……
Chanel不是唯一在战争时期沉沦欲海的人。《烽火巴黎众生相》以酒店内名人的侧面呈现战争的面貌,历史上的关键时刻,每人都自觉或不自觉被织进网中。名人的八卦总是吸睛的,若刚好这些个人小史与历史编织在一起,倒更能将官方历史没有记载的各种权力拉扯都呈现出来。诚如丽池酒店总裁克劳德.奥杰罗所言:“你在丽池酒店里听不到炮火声,但是战争也在那里开打。”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吗?请购买今期《香港01》周报,或点击此处:成为我们的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