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专题】夫妇轮流辞职照顾自闭儿 玩乐教导敞开紧闭心扉
一个精灵可爱的男孩骑着单车,爸爸则在旁陪跑,他们在公园停下来,走到妈妈的身旁抹汗歇息。天气有点热,成人也汗流浃背,小朋友扭计也是正常,但Jonathan对着爸妈嚷着说要冰水、去有冷气的地方好吗?我问他:“姐姐给你冰水好吗?”他转身看着我的双眼说:“好啊!我要冰冻的!”六岁半的Jonathan懂得看着别人双眼,懂得回应对方、请求爸妈的允许才行动,与一般小孩无异,却于两岁时被断定具有明显的自闭征状。自闭症儿童一般也是独断独行,喃喃自语及有社交障碍等问题,如今他却自在地表达想法及与别人沟通,原来是因为妈妈及爸爸两人轮流辞职,全力照顾他走上正常轨道。此番成果,得来不易。
妈妈吴纯甄(Dr. Yan)经历17年教学生涯,初出茅庐时已接触自闭症小朋友,得知政府的支援并不足以帮助他们,于是创立乐乐王国教育学院,希望让更多家长及教师了解患上自闭症及提供协助的方法。可是,当仔仔6个月大时,她便发现孩子好像有自闭倾向,如他缺少眼神接触、喜欢看着转动的东西。他们一直观察仔仔的情况,直至幼稚园老师说,他在游戏时间,兴趣比较狭隘,同学在花园玩耍,他便会跑去看日历,呆望很久,甚至对老师说出九角形、十角形的中英语名称。我说或许是仔仔想分享自己学懂的事情而已,但Dr. Yan说:“但他却像播带、鹦鹉学舌一样,并不是在与别人沟通,而是活在自己的世界,自言自语。”
自制小游戏 改善孩子偏执性格
自闭症是脑部发展出现问题,大多影响了孩子的语言、沟通及社交技巧,而成因亦未有一个既定的说法,可能是先天、遗传,可能是后天脑部某些机能发展异常等。一般而言,在孩子约18个月时已可有明显的症状,如没有眼神接触、出现刻板的行为等,便可前往卫生署母婴健康院或儿科医生作评估。
当孩子诊断为患上自闭症时,她与丈夫决定轮流辞职,把握6岁前的治疗黄金期,全天候陪伴孩子成长。自闭症的孩子兴趣狭窄,因此Dr.Yan会与仔仔玩不同的游戏,如积木、煮饭仔、角色扮演等,从中引导他利用不同的字词表达自己的想法,令紧闭的心扉慢慢打开。她亦会自制小游戏,改善仔仔偏执性格,例如她曾在麻雀纸上画出居住的地图,叫仔仔看着地图后,用玩具车指出今天回家的路,当仔仔完成任务后,便叫他在画纸上尝试在一个起点,用另一个路径回家。她说这对一般的小孩来说是简单的任务,但自闭症的儿童会比较固执,只认定一个方法,因此他或许会感到不习惯、不舒服。在游戏中,让他们明白玩法不只一种,是有助改善孩子偏执性格。
到了周末、日,他们亦会带儿子外出玩乐,远足、露营、沙滩玩水都是她们的家庭乐,她们希望在接触大自然时,亦让孩子在游玩中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增加接触的机会,从而学会与别人沟通。
戒吃麸质及腌制食物
Dr.Yan除了是导师及妈妈的身份外,亦是加拿大注册自然医学博士。她说除了在游戏中教育仔仔,改善沟通、社交等障碍外,自然医学也是重要的一环,只要双管齐下便令孩子在不需要服用精神科药物的情况下,亦能慢慢改善自闭的情况。确实,以现今的科技而言,自闭症是无药可治,她说:“其实药物只针对专注力失调、过度活跃症。这些药物会令他们呆济、没有胃口、想呕、头痛等。”
以自然医学来帮助仔仔渡过病症的幽谷,她以营养食疗为例子说明,她认为知道什么食物对小朋友会有怎样的影响是十分重要。自闭症小朋友的专注力较低,她说一些食物,如麸质(Gluten)会令小朋友肠道敏感,从而影响小朋友的情绪,专注力亦会变差;腌制食物内含过多的钠,会使孩子频频去洗手间,从而影响小朋友的情绪和专注力。
即使到现在,仔仔于9月可以入读正常小学,两夫妇亦各有工作,但Dr.Yan在仔仔上学前会与他玩耍,星期六、日亦不会工作,尽量争取相处时间。如今她没有丝毫松懈,仍然花很多时间与孩子玩乐,因为她珍惜与孩子共同成长的时间。
自闭症征状
父母可于孩子18个月时观察孩子的情况,两岁时可接受评估,若不处理病症可持续至成年。自闭症的主要征状如下:
1. 缺乏眼神接触,甚少身体语言,如面部表情、社交手势等。
2. 语言发展迟缓、缺乏理解和表达的能力。
3. 兴趣较偏狭,如喜欢看及玩转动的东西。
4. 固执及坚持使用特定的程序或模式做事,拒绝接受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