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共读】“书伴我行”成功入社区 10周年推全新图书指南
近年吹起一股“共读”风,父母并不是“陪”太子阅读,而是与孩子们共读,一起投入故事世界,两者共同成长。其实亲子共读并非新鲜事,早于10年前,非牟利机构“书伴我行”便是以提倡亲子共读为主要任务,鼓励父母与孩子阅读及讲故事之余,亦着力让孩子更容易地接触优质的儿童书籍,让童书走进不同社区。
深浅程度俱备 书包图书馆
你可曾留意学校或社区中心出现一个有趣的“书架”或“图书馆”?一个书架有65个绿色书包,每个书包有不同号码。打开书包后,便会发现3至4本中英文图书。其实这个名为“书包图书馆”的大型书架内藏玄机,号码由1开始,不同的号码都代表图书的深浅程度,由浅至深排序,可让家长在学校或社区中心借回书包后,与孩子在家一起阅读,探索故事的乐趣。过去十年,“书伴我行”把这样的“书包图书馆”或“书架图书馆”遍布于港、九、新界各地,远可至离岛如长洲、南丫岛的学校或社区中心,至今设立了逾355个图书馆,超过15万儿童能因此而接触到不同的书藉。
香港儿童的阅读理解能力很强,然而,阅读的乐趣则在世界排名最低。
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
恰巧今年5月便是书伴我行成立十周年,我与项目总监Angela作一个简短回顾,谈谈香港的阅读情况。她分享现有最新的调查结果,在2011年全球学生阅读能力进展研究报告中,香港是全球在家庭阅读方面得分最低的城市,在43个地区中排行榜尾,只有12%的家长会与子女进行学前阅读活动(如阅读书籍、讲故事、唱歌等),少于国际标准的37%。
“书伴我行”就是希望孩子透过“书包图书馆”接触到不同的图书外,希望家长能够透过讲故事,加强亲子关系。Angela说:“阅读固然重要,不过家长是否懂得讲故事,让小朋友从故事中得到启发亦十分重要,因此才有‘儿童启蒙老师训练’,我们希望家长也可以成为孩子的启蒙老师。”所以,当设置“图书馆”后,“书伴我行”会派出义工到社区,令家长、幼儿工作者及老师明白阅读对孩子的重要及作基本的讲故事技巧培训。她们亦会与阅读推广资深工作者菜姨姨合作,举办不同的读书会、邀请不同的儿童绘本或作家走进学校,与学童分享创作心得及讲故事,如加拿大童书插画家Jon Klassen 、台湾绘本家林小杯老师等,希望令家长及孩童爱上阅读。
不过,当中最受家长欢迎的,都是“书伴我行”两年才出版一次的英文及中文图书指南,小册子内为家长及教师提供不同年纪适看及各种题材的书籍分类及推介。因十周年纪念,今年才推出第四辑《重寻赤心国》图书指南,可于五月二十日起在她们的网页上免费下载(按此)。其实至今为止,过往的指南下载量已达20万个。家长们不妨一览,与小朋友投进阅读世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