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乐厨】嫌学校饭盒多肉肥腻 妈妈制卡通素食便当
如果有得拣,父母当然希望腾出时间,亲自为孩子预备一个健康且精美的饭盒带回校,而不是在学校午饭供应商的ABC餐内选择。育有一名9岁女儿的Edith,一直以“多菜少肉”的宗旨为女儿烹调不同的菜肴,虽然她们一家不是纯素食者,但女儿多年来已吃惯了素。在小学二年级时,Edith看见午饭供应商提供的饭盒既不健康,而且分量甚多,造成浪费。于是,她决定为女儿亲自炮制素食便当。原来,素食便当也可以卖相吸引,美味可口。
“你知道吗?孩子上小学,除了他们要适应新生活外,我们(家长)也是要适应呢。”
在女儿升上小一时,Edith没有每天也为她制作便当。由于当时的供应商可任由家长决定每星期订饭的日子,因此Edith只要轻松地预备3日便当,其余两日就向供应商订饭。一个小小饭盒,看似简单,做得美味且好看并不容易。饭盒要有均衡的营养,又要温度控制适宜,最好颜色吸引,分量准确,小朋友才可以健康成长,又不会因分量过多而造成浪费。经过一年的练习,令Edith练得一手好“武功”,为未来打好基础,准备接受二年级的一个新挑战……
午膳时当学校义工 了解小朋友食饭习惯
一直以来,Edith也在学校的午膳时间当家长义工,除了可观察供应商的午饭质素外,亦可了解小朋友的进食情况。怎料女儿上二年级时,学校转用另一间午饭供应商,提供的不是多肉的饭盒,就是汉堡包餐、点心餐等较肥腻的食物,订饭制度也只可以月计。因此,Edith下定决心,天天送上一个爱心便当,一做便上瘾,不停在书中或网上寻找不同的素食便当资料。由一星期3天转变为5天都要制作便当。构思不同款式困难吗?她说:“其实自己整便当有很多好处,女儿食得开心之余,食几多就整几多,看见每天吃光的饭盒就很满足。”
女儿食素为主,会否不够营养?
Edith解释说,“蔬果、豆类及坚果,已经包含我们所需的营养,即使是只有肉才可提供的维他命B12,也可在糙米、海藻、香菇、大豆、泡菜、各种发酵的豆制品(如:日本面豉、腐乳与豆豉)等食物内吸取。”其实她们并非纯素食者,只是习惯了吃菜。当Edith的女儿经过肉档时,亦会感觉有点不舒服。而女儿自己亦认为要珍惜生命不应食肉,因此没有主动要求食肉。不过,他们与长辈食饭时,不会回避吃肉。她笑说:“有一次,与女儿去茶餐厅食饭,她点餐时说‘唔该,一个豆腐火腩饭,走火腩’。”令茶餐厅的姨姨都记得这可爱的小女孩。
如今,女儿已经是小四学生,妈妈仍然每天为她炮制不同的卡通素食便当。
一个便当,除了是涉及孩子健康的问题,背后亦包含妈妈的心思及对女儿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