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能源】12院校齐参与 启动本地太阳能车研究

撰文: 黄乐文
出版:更新:
香港专业教育学院(IVE)工程学科的SOPHIE,曾在澳大利亚举行的《世界太阳能车挑战赛》中获奖。(黄乐文摄)
裘锦秋中学(元朗)的参赛车,以高卡车为底盘。(黄乐文摄)

车友们都喜欢在周日上午出动,组队游车河吃早餐。在刚过去的周日(1月10日)虽听不到隆隆引擎声响,但车迷仍然大开眼界,因为机电工程署在大埔科学园举办太阳能车比赛暨电动车展览,由本地学生设计的太阳能电动车在园内的“赛道”一较高下,“快”并不是比赛的目的,要斗的是创意和设计。

说到太阳能车,近年最出名的是香港专业教育学院(IVE)工程学科的SOPHIE,不仅取得许可证可在本港路面进行测试,更在澳大利亚举行的《世界太阳能车挑战赛》中获奖。是次本地太阳能车比赛共有12队参赛,当中包括4间中学及8间大学的团队,其中理工大学更首次参与太阳能车比赛,由工程学院联同理大工业中心合作研发了两同款但不同性能的太阳能车,分取名Sunbird和Sunna。有份参与计划的“港产电动车之父”郑家伟教授说:“由收到比赛通知到制成这两台太阳能车,前后花了半年时间,整个工程学院的五个学系均有份参与,动员学生人数约五十人,他们都是自发性参与,经验不拘。”

理大首次研发太阳能车Sunbird和Sunna,稍后亦会以同款车参加海外比赛。(黄乐文摄)
郑教授认为电动车是未来汽车的走向,香港有必要跟上潮流。(黄乐文摄)

郑教授称,理大制造的太阳能车最高时速可达30km/h,实验室测试显示,每次充满电约续航距程为约200公里。“由于车身装配太阳能板,如阳光充足的话,系统可自行产生无限电能,除供驾驶外亦足够推动冷气甚至音响系统。”据悉,理大这台太阳能车的制作成本约45万元,政府提供15万支助,其余则由大学及赞助商包底。除今次本地赛事外,理大稍后亦会参与海外的太阳能车比赛,加强交流和提升技术。

港大亦有研发太阳能车,两侧太阳能板可展开提高效率。(黄乐文摄)

理大一直有研发汽车科技,部分亦已进入产品阶段。例如2011年推出的太阳能汽车冷气系统,供现行的汽车安装,以解决停车熄匙无冷气的问题,但碍于安装成本较高,推出至今仍未能普及;此外,理大亦曾成功研发MyCar电动车,同样未能在香港的土壤成长,最终在2010年把品牌和技术一并售予美国公司GTA。郑教授认为,电动车是未来汽车的走向,今次各大院校都派队参与,有助推动本地新世代汽车技术的发展。

政府为每支参赛队伍提供支助研发太阳能车。图为将军澳香岛中学的参赛车。(黄乐文摄)
比赛目不是斗快,主要是鼓励创意和技术。(黄乐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