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丹娜丝|天文台解释“直角转弯”原因 料本周中后期骤雨雷暴

撰文: 香港天文台
出版:更新:

上一篇天气随笔“脊边风儿去哪儿?”谈到,上周于南海至菲律宾一带的广阔低压槽上的低压区有增强迹象,但当时的电脑模式预测该低压区会否发展为热带气旋、形成时低压中心的位置及其随后的移动路径均出现极大分歧。

直至上周五(7月4日),该低压区移入南海东北部并增强为热带低气压,天文台于当日中午时分发出一号戒备信号。7月5日该热带低气压进一步增强为热带风暴,并命名为丹娜丝。

图为2025年7月6日,中台丹娜丝持续紧贴台湾西南海域北上,因台风持续滞留,其夹带环流让高雄市区风强雨骤。(联合报图片)

点图放大浏览相关天气图:

由上周五至7月6日早上,丹娜丝一直移动缓慢并在南海东北部徘徊,由于该区的海面温度高达29度左右及垂直风切变较弱,丹娜丝逐步增强至台风级别。

热带气旋的移动方向主要受引导气流影响,例如热带气旋很多时候会沿著高空反气旋的外围移动。而丹娜丝在南海东北部徘徊时,正因为处于南北两个高空反气旋之间,所以引导气流较弱。随著高空反气旋位置的改变,引导气流开始转为明显,令丹娜丝加速向东北移动。

丹娜丝形成位置的不确定性、其增强速度及引导气流,这些因素为预测丹娜丝的发展及移动路径带来颇大挑战。今次电脑模式的表现与先前6月的热带气旋蝴蝶相似,人工智能电脑模式比传统电脑模式更早捕捉到丹娜丝的路径变化,能够预测丹娜丝会在南海东北部徘徊及“直角转弯”。

在一号戒备信号生效期间,本港离岸及高地间中吹强风,据传媒报导,昨晚尖沙咀有吊船工人在高空工作时疑因强风受困。此外,由于丹娜丝的环流较小,其外围雨带未有直接影响珠江口一带,本港5日阳光充沛及极端酷热,多处地区气温上升至35度或以上,但高温亦触发骤雨及狂风雷暴。

预料丹娜丝会在今(7日)横过台湾海峡至台湾西部沿岸一带,随后移近浙江。而受一道低压槽影响,本周中至后期本港天气渐转不稳定,星期四及星期五间中有骤雨及雷暴。市民请留意天文台的最新天气预测及“我的天文台”应用程式的最新天气推送。

【延伸阅读】“闩窗开冷气”竟是错?随时令二氧化碳过高 可导致嗜睡倦怠头痛(点图放大阅读):

+15

原文:“直角转弯”的丹娜丝 作者:梁浩明、黎宏骏、吕旭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