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玉兔】季候风力拒秋台风有前科 玉兔路径最似边一个?

撰文: 尹淑君
出版:更新:

秋台多变,究竟玉兔最终移动路径如何,现时仍难以定断,只是几乎可以肯定,这个现时已降级、且被预料会进一步减弱的原超级台风,必然会进入南海及作转弯,但究竟是在香港数百公里外掠过,还是一如某些预报或在香港周边登陆,现时仍存在大量变数。不过,整理过去在10月底后来袭的秋台路径,原来都采取类似路径:低纬度、横过菲律宾、在南海转向等,而因东北季候风和冷空气影响而最终减弱的个案更早有前科,曾有台风便由原来预计会直袭香港,变成只是临门轻扫,最后更才数百公里外登陆。

天文台预测玉兔进入南海后,不单会转向,更会在周末时减弱为热带风暴。(香港天文台)

台风玉兔预测路径一直转变,并已由本身不会穿过菲律宾跟南海无缘,变成现时进入南海的机会高唱入云,但普遍预料将陷入一股冷锋迷阵,但玉兔之后的走向即难以预测,很大程度视乎从北下南下的冷空气与东北季候风,跟玉兔互动后之结果。

秋台多选低纬度路径来袭

地下天文台台长方志刚就在fb出帖,为大家分析玉兔的移动路径,直言“10月下旬或11月上旬从这个纬度进入南海的热带气旋,通常都是‘死路一条’”,原因是由于南海北部上空吹强烈西风,会把热带气旋高层结构吹离中心,令其强度迅速减弱,而热带气旋进入西风带转向东北,或受东北季候风影响转向西南,最后便会在海面减弱消散。他又提到,以往11月显著影响香港的热带气旋,都在低纬度(例如15度)横过菲律宾,然后在南海转弯移近华南沿岸,形容“这条路线对热带气旋的强度影响最小。”

地下天文台台长方志刚在fb出帖,指出在11月显著影响香港的热带气旋,都在低纬度横过菲律宾。(方志刚fb截图)

翻查天文台纪录,虽然10月下旬或11月上旬接近香港的台风并不罕见,但其实亦不算多,整合近三十年的资料,共有6个台风曾在此时期吹袭香港,其中玉兔随时的移动跟预测路径,又与1998年的宝丝、2010年的鲇鱼及前年(2016年)的海马最为相似,而它们亦似乎遇上相近的遭遇。

台风宝丝于98年10月18日增强为热带风暴,并以西北偏西方向移动,于10月21日达到高峰,中心风力曾超过时速200 公里。宝丝然后在22至23日横扫菲律宾后进入南海,但受到菲律宾地形而减弱,惟进入南海北部后再次增强。当年香港天文台曾于23日发出一号戒备信号,并于翌日发出三号强风信号。

玉兔路径最似边一个?
1998年10月台风宝丝进入南海北部后的故事,正是秋台多变的好例子,当时宝丝受到冷空气影响而减弱、并转向偏北移动。

虽然天文台当年曾在四天天气预报中,预测香港将受12级飓风程度吹袭,甚至预告发出8号风球机会甚高,估计宝丝将进一步逼近,但最终宝丝受冷空气影响减弱,再转向偏北移动,最后在香港以东240公里掠过,于广东东部海岸登陆。

鲇鱼未杀到当局高度戒备

另一个东北季候风力拒秋台的经典例子,是2010年时的鲇鱼来袭,当年鲇鱼中心附近持续风力,曾录得高达时速270公里,天文台亦不敢怠慢进入高度戒备状态,包括在首次未发出8号风球下便召开跨部门记者会,但鲇鱼掠过菲律宾吕宋岛时受陆地破坏而威力减弱,降格为强台风进入南海,继而再因受到季候风入侵影响,于10月22日在南海东北部已减弱为台风,最后再来一个大转弯,然后在香港东南偏东约430公里掠过,23日中午在福建沿岸登陆同时减弱为强烈热带风暴,而香港最终亦只挂起3号风球。

2010年鲇鱼来袭,但因为在南海来了一个大转弯,香港最终只挂起3号风球。

不过,秋台最后力压季候风亦有例子可寻的!2016年的强烈台风海马,形成时间介乎10月中旬至下旬间,在垂直风切微弱、海水炎热和上空反气旋加强高空辐散的优良环境下,海马成功“升呢”成为超强台风,之后挟两度双眼墙直奔菲律宾扑向吕宋,成为当年侵袭菲律宾的最强风暴之一。

海马于吕宋肆虐8小时后移入南海东北部,同时尝试重新组织,最终重新开启为一个直径过百公里的大型风眼,虽然香港天文台一度把其降为台风,但最终因其路线极接近香港靠近珠江口以东的沿岸地区,天文台于10月21日早上终发出8号西北烈风或暴风信号,及于同日下午改发8号西南烈风或暴风信号,然后于黄昏再改发3号风球,最后才于晚上取消所有热带气旋警告信号。

2016年的强烈台风海马,由秋台力压季候风,香港当时几乎整日挂起8号风球。
1993年11月初台风艾拉吹袭香港,香港当时曾挂起3号风球。
2006年10月底台风西马仑吹袭香港,当时只挂起1号风球。
1988年10月下旬吹袭香港的台风露比,最后香港天文台发出3号风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