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内容为游玩桂林?陆媒揭行善变质为旅游项目与学历镀金

撰文: 陈进安
出版:更新:

“支教”是指支援落后地区中小学教育,内地不少青年都会选择参加“支教”义工服务。然而据陆媒报道,曾经让许多热血学生投入的支教服务已经变质,成为“旅游镀金混资历”的途径,甚至有师长直接表示,支教经历有助未来申请学校,“那就去吧,就当玩了”。

据微信公众号“显微故事”报道,大学时代曾到广西南宁支教的佳琦在当年与同学从武汉乘了20多个小时火车,再辗转搭乘大巴、中巴,足足花了两天时间才到了学校所在农村。佳琦忆述,当时吃住都在学校解决,但是条件很简陋,“就是几根铁条焊起来,上面再放块木板”。不过,纵使条件艰苦,但佳琦认为那段时间过得很充实,包括走访困难学生家中,记录家庭情况,回到武汉之后再组织募捐一对一帮扶,“帮助孩子们解决实际困难,才是我们的主要工作”。

然而,现时支教服务已经变质。报道指,在北京顺义一间国际学校读高二的赵赵打算赴英国升学,为了申请到理想的英国学校,父母为他安排了各种可以加分的科研、竞赛项目,而支教是其中耗时最短,亦是也最轻松的选择。今年寒假,他远赴广西参加支教义工服务,参加的项目地点在著名风景区桂林阳朔,“亮点”包括岩洞穿越、夜游漓江等游玩内容,时间8天,费用7800元(人民币.下同),加上来回机票,成本近1万元。赵赵直指:“老师说有这个志愿服务经历在申请的时候会容易些,那就去呗,就当玩了。”

赵赵远赴广西参加支教义工服务,但参加的项目地点在著名风景区桂林阳朔。(tuniu.com)

据了解,社交平台上不乏“支教旅游团”的宣传,以1月出发的为例,就有6天3950元的贵州侗寨志工项目,以及12天1万3000元的西双版纳少年支教冬令营等多个项目。留学业界人士陈聪表示,“支教项目”确实可提升留学申请者的背景,对于提高申请的成功率很有帮助。

不过对于教变质为旅游与学历镀金,不少网民感到难过,“真是亵渎了曾经一腔热血跑到贵州织金支教的我们”,有人建议官方需要加强对支教的教育和规范,因支教旅游团存在商业化倾向,但真正需要支教的贫困山区项目,反而往往招不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