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地靴非雪天「神器」 著错随时跣亲甚至拗柴? 一文睇清如何选购
许多人都会趁冬季去赏雪,“雪地靴”自然必不可少。雪地靴具有良好的保暖性能,适合寒冷天气,但原来雪地靴既不适合雨雪天,也不适合旅行穿著。
微信公众号“上海网络辟谣”介绍,市面上大部分的雪地靴以皮毛一体、超纤维布等材料居多,不具有防水性能。一旦被雨雪弄湿,雪地靴会变得非常沉重,不仅不再保暖,而且舒适度大大下降。
部分雪地靴品牌的工作人员表示,雪地靴保暖性能较好,但不防水也不防雨雪。部分知名品牌雪地靴更在“保养贴士”中指出,产品要避免受雨水的损害。某知名雪地靴客服明确表示,不建议下雪天穿雪地靴。
据介绍,雪地靴最初流行源于澳大利亚的冲浪爱好者,他们冲浪后会穿上雪地靴取暖。可见,雪地靴并非为了在冰天雪地中活动而设计,只因保暖性好,才被认为是冬季装备。
另外,雪地靴防滑性能有限,并不适合在雨雪天穿著。大部份雪地靴采用乙烯 / 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制作鞋底(俗称EVA 鞋底),虽然轻便、耐磨,但纹路较浅,不利于抓地防滑。若在冰雪、湿滑等摩擦系数较小的地面行走,穿著雪地靴容易滑倒。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雪地靴的造型不适合长时间行走,不仅不利于足部健康,而且有扭伤足踝(拗柴)的风险。
据介绍,选择鞋子的其中一个重要标准,是鞋子前1/3处容易弯折,可以和走路时脚掌弯曲部位吻合。但在市售雪地靴中,很多产品的鞋底很硬,无法弯折;部分“潮牌”雪地靴的鞋底更是相当厚,不仅不能在前1/3处弯折,上脚后更非常沉重,直接导致足部肌肉紧绷,影响足部健康。
此外,鞋跟处需要有一定的硬度,发挥保护脚踝的作用,但部分浅口雪地靴的鞋跟处非常软塌,无法支撑和保护脚踝,反而容易令人扭伤足踝。
如何选购雪地靴?
某雪地靴品牌的客服介绍,牛皮、羊皮等天然材料的拒水性和防水性都有限,相比之下,人造皮革等合成纤维更适合在雨天穿著,但这类鞋面的接缝处也要做防水处理,避免雨雪从缝隙中渗入。
在具备拒水与防水功能的同时,鞋面材质还要有一定的透气性和保暖性。一般而言,具有天然羊毛或人造纤维等填充物的鞋更适合寒冷气候。
在鞋底结构上,一要注意防滑,二要能弯曲,既支撑足部,又适应足部活动。总体而言,带有深条纹、抓地颗粒等设计的橡胶鞋底,亦即俗称的“牛筋底”,更适合出行穿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