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钱轰炸线上日军“打鬼子”直播爆红一场赚千元!网民反应两极
《新黄河》报道,最近不少抖音影片创作者通过“打日本鬼子直播”的内容形式博取流量并试图变现。据了解,此类创作者帐号通常会在全天进行直播,晚间进入流量高峰,并通过诱导网友打赏、收徒(收学徒)牟利,有创作者称单场直播收入超千元(人民币,下同)。
据网民提供的萤幕图图片显示,在其中一名抖音博主“发发助眠”的抖音帐号直播间里,晚间同时线上观看人数可达千人。
“神枪手来打鬼子啦……”,伴随著《鬼子进村曲》音乐的响起,一排排“侵华日军”在直播萤幕中缓缓前进,网友只需要按照直播间中的提示刷出相应礼物——“机枪扫射”“投扔手雷”“飞机轰炸”,影片就会出现相应的特效,同时“侵华日军”也应声成排倒下。
线上直播兼收学徒 创作者:收一个就回本
据了解,这些创作者通过剪辑抗日题材影视、线上游戏等画面,配以特效渲染,在氛围近似於戏谑的直播中,伴随著网友互动打赏礼物的投递,创作者在获得收入的同时,粉丝数也逐渐增加。
《新黄河》报道,这类创作者在帐号介绍中通常还会标注联络方式,并且对外宣称“可学习、交流、定制”。10月22日,记者与多个直播帐号取得联络,其中一位帐号创作者告诉记者,只要付费299元,即可获得上述直播的软体、教学、素材,并且包教包会。
针对记者询问使用此类直播使用的影视作品素材,是否涉及违规侵权等问题时,一位创作者回复称,“没事的,昨晚(21日晚)到现在8个人加我了,收一个就回本了,除了这299(元)其他没啥成本,挂著上班睡觉不用管。”
另一名创作者也告诉记者,仅需要付费299元就可以学习全部直播教学,后期还可在多个网际互联网平台进行直播,内容画面可以随意切换。该创作者补充称,此类直播有多种变现方式,素材还会定时更新,“这个素材是我们昨天晚上设计出来,今天早上分享给学员的”。
为了向记者证明此类直播可以真的达成收益,该创作者更展示了自己10月中旬的一场直播收入的截图,记者看到,在其提供的直播收入明细中,26小时的收入为1028.95元,而在该创作者提供的另一段画面中,10月21日的流水收益为1078.7元。
抗日神剧抖音化?学者呼吁:严肃历史不应娱乐化
10月23日,《新黄河》记者拨打抖音平台违法与不良资讯举报热线,工作人员称会将相关问题交办给具体部门,对上述涉嫌违规帐号进行调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讲师董晨宇受访时指出,将抗日题材的直播戏谑化,本质上是过度娱乐化的一种体现,“抗日战争作为中华民族的苦难史,应严肃对待。”
作为长期研究社交媒体和数位人类学的业内学者,董晨宇表示,通过直播、戏谑等方式消费抗日战争,会让公共议题转变成一种私人的娱乐消遣,本质上是一种去公共化的表现,而对于集体创伤的娱乐化,会在很多人的创伤当中去撒一把新的盐。
董晨宇认为,直播作为一种技术载体已经应用多年,而随著直播技术的平民化,专业精神或者职业伦理已经逐渐被稀释,“因为不是所有做直播的人都明白资讯传播的基本伦理在哪里,甚至因为他们要赚钱,实现利润最大化,他们其实是会把这种伦理反向来去操作,而这种反向的操作就会导致可能的劣币驱逐良币。”与之相应的是,真正关注探讨这些议题的视讯、关注这类事情的网友会越来越少。
《新黄河》报道,虽然广电部门曾发文通知,持续不断加大对“抗日神剧”乱象的整治力度,但随著移动网际互联网的兴起,抗日题材又被部分游戏厂商、直播创作者加工,通过“小萤幕”回归大众视野。
抖音明文禁止此类直播,称将介入调查
在抖音社区的自律公约中,明确提及反对使用者为了获取流量和热度,发布违背公序良俗、传递错误价值导向、对生命缺乏敬畏、对人缺乏尊重的消极、负面内容。
同时,在上述自律公约中,对严重伤害民族情感的内容也有明文规定称,平台禁止发布、传播以下内容:宣扬、美化法西斯主义、极端民族主义、种族主义的内容;美化或歪曲解读历史上侵略战争和殖民史的内容;歪曲贬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内容;其他伤害民族情感的内容。
网民点睇:
炒作民族情绪,给自己谋私利。
抗日战争作为中华民族的苦难史,应严肃对待。
抗日神剧一部接一部,里面抗日战士各个油头粉面,要严肃,你们严肃了吗?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伤害民族感情,伤害了哪个民族,大和民族吗,你们屁股坐在对面了是吧,打侵略者伤害了你们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