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暴雨|罗湖曾被称为“深圳威尼斯” 30年前水灾照片曝光

撰文: 深圳微时光
出版:更新:

圳,田边水沟。深圳,很深的水沟。一个周围有很多深水沟的村庄,谓之“深圳”。这就是当年“深圳”名字的由来。清代《新安县志》记载,深圳河水深且急,遇上下雨,必发洪水,居民来往十分困难,常有人“不知深浅,动遭淹溺”。这两天经历了这场特大暴雨的深圳人笑言:原来这才是深圳,以前都是“浅圳”。

(深圳微时光授权使用)

当年轻的我们在讨论这场深圳史上最大暴雨时,偶有老一辈的深圳人会悻悻地提起:那场1993年的大雨,以及30年前“被淹没的城市”。

01

1993,那场持续2天的水灾‍‍‍‍‍‍在吴政伟先生的回忆里,1993年9月26日清晨与下午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底色。

当时的他,在富临大酒店的工程部做工程师。那天他们酒店最兴奋的事情,莫过于成为“国王入住酒店”——尼泊尔国王夫妇访问深圳。‍‍‍‍‍‍‍‍‍‍‍‍‍可谁也没想到,难得一遇的不止是国王。当天下午,受到“9318”号强台风影响,深圳下起了连绵的大雨,这对于还未建立成熟的排水系统的深圳,绝对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数小时的超强暴雨成灾,罗湖区转眼成为“泽国”,区内许多地区水深,已经超过两米。

在抖音“深圳之家”记录93年洪水的视频里,不少当时亲身经历过的人留下了自己的回忆:“暴雨那一天,我从黄贝岭新秀村沿深南东徒步回向西上班,水淹半人深,火车站富临酒店和香格里拉一带水更深,要靠小船渡人。”“那一年罗湖小学边公共汽车站,水都差不多把公共汽车淹了,剩下车顶盖。”

当时没有外卖骑手,会做生意的小贩,就带着蔬菜划着船,把菜送到市民手里,收费比平时要高好几倍。还有人和朋友一起去做人力搬运工:“那场雨早上7点多钟开始下的雨,天都是黑的,我的朋友去揹人1个十元。”

1993年9月26日晚上7点,深圳河水位暴涨,漫堤倒灌进入市区。

由于深圳河的中上游排泄大量洪水,流到中下游的罗湖区的时候,河水水位已经远远超过罗湖区内涝积水水位。持续的暴雨,让处在深圳河上游的深圳水库也出现险情。9月27日凌晨,深圳水库被迫排洪。第二天早上,整个罗湖区已经彻底被淹没,市民们上班不得不借助汽艇、垃圾车、游泳圈来渡过积水的街道。‍“我当时住在沿河南路,早上5:30要去人民南路麦当劳去上班,平时走路10分钟的路程,我走了一个小时才到达。”“洪水到我脖子这里,我手里捡一个扫把做拐杖,才走到国商楼下的麦当劳。”“亲身经历过当时东门水到腰的位置,走着走着不小心被绊倒,旁边一个叔叔拉了我一把。那个年代停课学校没有通知。”

深圳市原副市长张鸿义先生,回忆起当天早上转移尼泊尔国王夫妇的场景时说:“次日上午雨停了,洪水未退,市里只能借用园林公司的工作船,护送国王夫妇一行去机场乘专机回国。”据说,因为尼泊尔是一个高山国家,国王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夸张的洪涝。在当时还特别新奇,笑得像天真的孩子。

由于海潮上涨的顶托,这场洪水倒灌持续了整整两天有余,就连香港新界一侧,也受到了倒灌损失,与罗湖隔着深圳河相连的香港,受灾面积甚至比罗湖还要严重。并且直到9月28日早上,洪水才渐渐退去。

据当时的报道,这场特大暴雨最高的降雨量达到了501mm,罗湖区有6.57km²被淹没,全市的交通基本瘫痪,铁路、车站、酒店、通讯设备全部遭到了严重的影响,造成14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7.64亿元。

02

30年后,史上最强暴雨‍‍‍‍‍‍‍‍30年后,还是9月,深圳再次迎来了“让城市颠倒”的特大暴雨。老深圳人看到眼前一幕,是似曾相识,而更多的深圳人,则是第一次经历,纷纷表示见证历史。根据官方消息,受台风“海葵”残余环流、季风和弱冷空气共同影响,9月7日傍晚到8日上午,深圳出现了超历史记录的特大暴雨,降雨打破了深圳市1952年有气象记录以来七项历史极值。

(深圳微时光授权使用)

一河之隔的香港打破了139年的纪录,遭遇了1884年以来最强暴雨,1天下了香港全年1/4的雨,地铁站变成了水帘洞 。一衣带水的深港,30年后,又一次成为难兄难弟。同样是在九月,同样是台风云团,同样是水库泄洪,同样是创纪录的大雨,30年过去了,面对史上最强的暴雨,这一次,深圳河并没有因为泄洪而泛滥,这一次深圳的恢复更快,韧度更强。9月7日夜间的暴雨,9月8日下午,深圳的交通就已经逐步有序恢复,全市除了极少处因严重积水、小面积滑坡实施交通封闭外,均已恢复交通。当天下午,除少数站点外,公交地铁也基本恢复,出租车、网约车正常运行。面对打破记录的暴雨,不到24小时,深圳的城市运行基本恢复,又是一次载入史册的深圳速度。

2023年深圳暴雨后状况:(按图了解)

‍‍‍据120调度数据显示,9月7日17:00至9月8日17:00,深圳120共接呼入电话4540人次,调派救护车855次。24小时855出动,相当于每小时35次,不到2分钟就出动一次救护车。有人被困于雨中,有人奔赴雨里。9月8日11:03,罗湖区人民医院120急救人员接到出诊任务,在距接诊地点500米处车辆无法通行,120急救人员趟水到达患者家楼下时,发现电梯停电。

没有犹豫,他们带上急救设备,爬上14楼,再将患者从14楼擡下来,趟水将患者擡上救护车。

凌晨2点30左右,在福田区南园街道一辆载有乘客的出租车受困于积水中。出租车司机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缓慢行驶出积水区,送乘客回家。“加油!”围观群众们也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为出租车司机加油鼓劲。

相关图辑:更多深圳暴雨后状况:(按图了解)

+11

暴雨之后的深圳思考

历史不会重复,但总会押韵。又是一场大雨之后,深圳经受住了考验,也需要重新思考大雨之后,我们的城市建设。以1993年的那场大水为例,当时的罗湖,被称为“深圳威尼斯”,每逢暴雨,就会水灾泛滥。

三个原因,第一个是罗湖的地势太低了。即便是在城市建设初期,虽然已经对罗湖整体的地面进行了擡升,但还是比深圳的其它地方地势要低了不少,一到暴雨时期,整个城市的水流都会向罗湖汇聚。‍

第二个原因,则是发展初期罗湖的修建的地下排水系统,只能满足80万人的日常排水需要,而在深圳步入高速发展的轨道的短短几年后,罗湖常驻人口就已经超过了100万人。

第三个原因,由于当时城市建设的破坏,当年深圳河的泄流速度,已经难担重任。从罗湖桥放的一个漂浮物,需要七天七夜才能到河口。所以,1993年的洪灾让深圳意识到了基础设施的短板。为了整治城市的防洪体系,深圳成立了全国第一家水务局,以及全国第一个气象灾害预警系统,并且推进了深港双方合作治河的决策和进程。

1994年,深港双方专家经过数十轮的谈判,针对治理深圳河的方案终于达成共识。1995年,深港开始联合治河,将原来弯曲的河道裁弯取直,从而凭空造出来了两块“新土地”,“河套”就此诞生了。巧合的是,这两块当年因为治水而新生的土地,在30年后的2023年九月,成为了深港共同建设的河套合作区。历史,在暴雨后形成了一个巧妙的围圆。而这一次应对特大暴雨的经验,又能带给我们的城市建设带来甚么样的思考呢?‍‍‍‍‍‍‍‍‍‍‍‍

最后,据深圳市气象台预报,周末两天,深圳有大雨到暴雨局部有大暴雨。所以即便我们已经度过了这场史上最强的大雨,但也请大家不要懈怠,做好周末安全出行的准备。好消息是,深圳的城市运营已经几乎恢复完成,周一我们又能继续搬砖啦!‍

延伸阅读:深圳暴雨|外卖员“水深及腰了”还要送 网民斥:点餐没良心

+3

【本文获“深圳微时光”授权转载,微信公众号:szda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