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片|BB搭高铁哭闹 前排孕妇难休息与“宝妈”对骂 引网民激辩
近日,一段高铁上两名女子因婴儿啼哭而争吵的影片在网络流传,尤其两名女子,一名是“宝妈”,一名是孕妇,更加引发公众激烈讨论。
网传影片中,行驶在重庆的一辆高铁车厢内,前排女子对后座带婴儿的女子怒吼,称自己本想睡觉,后排婴儿却一直在耳边哭闹,导致她无法休息。抱著婴儿的宝妈也不甘下风,高声回骂对方,两人声音响彻整个车厢。两人对话也显示,前排女子是一名孕妇。
小孩在高铁吵闹引发的争执时有发生,但影片在网络流传后,二人一位“宝妈”一位孕妇,再次引发网民激烈争论,到底是谁的错?
有网民对孕妇深表同感称,“孕妇受激素水平影响,本身情绪容易激动,要对孕妇多一点宽容。”但也有网民指出,应该对婴儿与5、6岁儿童,应多给予些宽容,“抱在手上的婴儿真的比较不好哄不好带”。另外也有网民建议,列车应设置“静音车厢”提供给有需要的人士,减少不必要的社会矛盾。
网民讨论▼
“婴幼儿的影响是社会必须容忍的,没办法,毕竟谁都曾经是个婴儿”
“应该设置静音车厢,我宁可多花一些钱,在这个车厢你任何噪音都罚款,带孩子也是不让进”
“婴儿哭闹谁也控制不住,作为一个成年人情绪不稳定就说不过去。”
“婴儿不懂事,妈妈也可以不懂事?打扰到别人应该道歉,这是请求别人包容的前提。”
“婴儿哭闹请到车厢连接处哄”
“嫌婴儿吵闹不好,然后亲自上阵吵架?这时候不怕影响别人了?”
据《华商网》此前报道,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实践哲学研究室主任王晓勇曾表示,不建议设立“儿童车厢”,表示不要为孩子设立“特区”,每个人都应该在社会上和不同年龄的人一起共存,只有在自然的环境下,孩子才能学会成长,关注他人。没有“儿童车厢”的列车,才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社会公德,有助于整个社会健康发展。
《北京青年报》也曾发表评论表示,高铁设置“儿童车厢”是治标不治本。“请勿打扰”的本意可以理解,但“强制隔离”的做法却很难恭维。家长要尽到教育、安抚、疏导孩子的责任,学会与孩子沟通,了解其诉求。而公众对待这一阶段的孩子及其家长应尽量多些宽容和接纳度,抑或是自备些“防噪音”工具。
铁路部门也可参照国外一些有益做法。比如为孩子设置“游乐园”车厢,以玩玩具、看童书、放动画片等活动,纾解孩子情绪、分散孩子注意力或发泄其过剩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