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香拜佛寻求清净? 内地年轻人掀寺庙游热 90后00后占比近50%
《新周刊》报道,近日,内地年轻人掀起寺庙游热。寺庙游正从单一的小众文艺打卡地,逐渐演变为集咖啡、佛牌手串帆布袋集章等周边、甚至法律咨询、清修禅修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多元化旅游体验。北京、南京、杭州、西安等多地寺庙被“挤爆”,越来越多年轻人涌进寺庙“烧香拜佛、寻求清净”,亦成为值得关注的社会现象。
报道称,据相关平台数据显示,2023年2月以来,预订寺庙景区门票的人群中,90后、00后占比近50%。同时,今年以来,寺庙相关景区门票订单量同比增长310%。
社交媒体中,相关话题的发帖量和阅读数据直线上升。无论是早起上香祈愿,游览沿途风景,还是打卡文创周边,甚至只为吃一碗带有“香火气”的素面,都成了年轻人前往寺庙的理由。文章称,“当最佛系的地方不再佛系,菩萨也得跟著加班加点处理愿望”。
红墙黛瓦,绿树蓊郁,烟雾氤氲,建筑古朴沉静,是传统寺庙给予大众的普遍感受。2023年初,内地疫情放宽后,就有北京市民涌向雍和宫抢上头香的盛况。
推荐阅读:上海、西安多地万人齐聚地标迎新年 北京市民涌雍和宫抢上头香
近日,凭借热门话题#鸡鸣寺到底有多神奇#而意外“翻红”的南京鸡鸣寺,除了基本的寺庙宫殿,还提供了法律咨询室、心理咨询室、图书馆、国学班等场所。这种多功能、复合型公共场所的布局转变,使进入寺院的年轻人既可以祈福许愿,亦可以法律咨询,“法律解决不了的疑难杂症,就交给菩萨处理”。
南京的大报恩寺则凭借Cyberpunk感十足的“电子礼佛”出圈,其利用灯光投影、建筑雕塑等原理建成的佛像为传统增添了科技感,更像一个美学空间,在颠覆传统寺庙认知的同时,也吸引了许多年轻人前往打卡“人佛对望”的景象。
寺庙游火热的同时,亦带火了一批和“佛系”有关的网络流行语,如“在上班和上进之间,选择了上香”、“在求人和求己之间,选择了求佛”、“今天你疯狂星期寺了吗”,更有寺庙出现过“财神殿外千里排队,姻缘庙前无人问津”的奇观景象。
抛开有趣、新奇,回归宗教传统的本质,寺庙游的火热,因其在现代社会中为年轻人提供了“暂停键”。近年来,内地各类清修禅修体验班、体验课流行,网络中不时可见“大厂上班抑郁后,我去寺庙禅修了3天”等类似标题,“去寺庙小住”成为新流行。
而寺庙清幽宁静的氛围、规律简单的作息和“与世隔绝”的环境,不仅成为年轻人试图逃离现代文明、呼唤内心平静的尝试,更代表了某种传统“幽灵”在后现代社会的复魅(re-enchantment)体现,成为某种得以被建构的“乌托邦”场域。
部分网民意见摘录:
“因为求人不如求神啦。”
“封建迷信我嗤之以鼻,财神殿前我长跪不起。”
“难道不是因为社交网络打卡的需求吗?”
“去一次寺庙排长队请个手串就能调试心理了?可能供的神拜的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拜一下的仪式感,仿佛完成了仪式,就得到了应有的慰藉。”
“我去寺庙很多时候都是拍建筑。”
“我是不信的,我去这些地方就是看看。”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求佛。”
“去鸡鸣寺的时候,年轻人爆满,当然排队最多的是求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