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11岁女童离奇死亡 母要求立案遭拒 直播中疑被警方强行带走
今年6月安徽宿松女孩汪月失踪,隔日在池塘被家属发现时全身赤裸多处有伤,当时现场人员对家属表示“不可能是溺死的”。汪月母亲余兰平指控,当地公安在尸体解剖前,却多次跟家属强调“你的孩子就是溺死的”,不接受她的要求立案调查、还曾发布假的鉴定意见书。汪月母亲更称自己想上访却被10几个人拦截,有村干部在家中监视她。
由于事件疑点重重,汪月母亲从6月开始就创立微博“安徽宿松被害女孩汪月妈妈”更新事件发展。10月1日汪月母亲开直播时,却突然出现一群人将其带走,直播中断。
据宿松警方微信公号8月17日通报,2022年6月16日晚间,警察局110指挥中心接群众报警称,宿松县佐坝乡洪岭村汪某(女,11岁)失踪,后在池塘边发现其衣物。6月17日凌晨,汪某在该池塘内被其家属发现,经医护人员现场确认已无生命体征。
通报指,公安机关经走访调查、检验鉴定和询问目击者,确认汪某是意外溺水死亡, 排除刑事案件。当时通报并强调,“请广大网友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
8月28日汪月母亲余兰平拿身分证拍摄短片说明事件原委,她强调自己讲的都是真实的。据她所述,6月16日当晚6点他发现女儿汪月不在家,就去汪月时常一起玩乐的同学家找,前后问了8次,同学家一家四口却都推说没看到他女儿.后来警察调阅闭路电视才看到汪月确实和该同学和同学的妹妹一起出去玩。
汪月的同学和同学的妹妹才承认确实和汪月一同去池塘边玩耍,但却说当时她们先离开了,汪月说还要玩一会儿自己留在池塘。
汪月的父亲赶到池塘边就看到女儿的裙子、内裤等衣物和凉鞋,乱七八糟地散落在池塘边。随后蓝天救援队到池塘打捞了两个多小时,随后向汪月母亲表示,汪月应该已经离开池塘上岸,池塘边有她爬上来的手和脚印,救援队十分确定地向汪月母亲表示,“池塘没人了”,警方也打算离开明天再找。
汪月母亲表示,当时自己十分著急,央求警方再帮忙搜寻,她对警方说“你们明早再来,我女儿肯定没命了。”前后求了三次,警方却坚持离开,没留任何人看守现场或拉警戒线。
汪月母亲于是和家人一起在野外找寻了三个小时,后来又回到池塘。一去到池塘时,却看到女儿赤身躺在池塘的浅水区,而且是蓝天救援队多次打捞的地方。
汪月母亲指出,她抱起女儿时女儿全身都是软的,肚子没水肤色不变.眼睛鼻子耳朵嘴巴没水没沙没血.上嘴唇破皮流血,背后和肚子上有不明显的瘀伤。双侧乳头皮肤破损,两只手都有手指破损且手握拳状,下起(音近似下体)紫色流血有伤。
汪月母亲指出,她在给女儿人工呼吸后,女儿却鼻子流出鲜血.她表示,只要看过(女儿尸体)的人都说“这个孩子不可能是淹死的”当时来的法医也称,孩子不是淹死的,因此要求把孩子带去殡仪馆作进一步调查。
当时汪月的父亲想买个棺木放家里,法医却说这个案子疑点重重,可能还需要解剖,汪月父母才让法医把遗体带走。
6月17日上午尸体交给法医,下午刑警队的人就说孩子是淹死的。汪月母亲质疑,18号日尸体解剖,但在尸体解剖鉴定出来前,当地警方多次告知她“孩子就是溺水的”,警方还特意召开座谈会说“孩子就是自己脱光衣服下水溺亡的” 。
汪月母亲指控,当地警方不立案不侦查,更不让他上访。汪月母亲提供的影片可以看出,她上访的路上遭遇10多人的拦截,而且全程跟踪监视,还指使村干部在他家蹲点监视。
汪月指出,他用家中电话打市长热线等都打不出电话.公安机关要求他在家等尸检结果,结果等了48天她得到一个鉴定意见书,上面写著“意见是认为汪月符合生前溺死.”但是汪月母亲把该鉴定书发到网络,却被网民指出鉴定书是假的。
在网友指出鉴定意见书有问题后,公安机关陈队长跑到汪月家说“弄错了”,要汪月让他换一张新的,但强调汪月确实是溺死的。汪月母亲在该段影片中也标记“央视新闻”、“头条新闻”和“中国新闻网”希望有当地媒体替她发声。
一周前,汪月的母亲持续寻求帮助。她到宿松村坝乡为民服务中心时,当地乡长和乡党委答应要载她到安徽省合肥市上访。但案件一直未有新进展,网民提醒他要“全程录影保护自己”10月1日当天汪月母亲疑似在上访过程中开直播时突然被人带走,汪月母亲质问对方“要把我带去哪里”,后不断呼救,随后直播中断。
余兰月在直播中被疑似是公安的人强行带走,网民表示当时有近百人在直播间目睹全程:
有微博网民留言指出,“很难想像群众对警方认定事实存疑寻求上访过程中被人直接绑架带走,当著几百人的直播间狂喊救命,一声救命一次心颤,一声救命一点心寒。”
舆论也在10月1日开始发酵。但余兰平的微博帐号已被限制留言和转发,许多网民改以她的抖音帐号声援她,网民在微博上指出“不能断定警方给的结果真假,但是为什么出了事情还不准人有疑问有异议还要阻拦啊?是容错机制不够吗? ”亦有网民批评案件疑点重重,“是不是背后有什么保护伞,不然就是警方或上头的人犯案。”
截至10月2日上午10时安徽宿松当地警方未有就此事发表任何声明。
网民点睇:
“为什么主观认定孩子是溺亡?孩子家长在打捞地找到尸体,为何一开始无任何进展?限制孩子家长与外界通讯、出门,拖延家长时间是想遮掩什么?”
“唐山那个事情造成了“恶劣影响”所以要避免“恶劣影响”产生,而不是恶劣事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