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疫情|出舱患者:医护不公开检测结果 不吃药靠自身免疫转阴
4月10日,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方舱医院N4舱首批500余名患者出舱。其中,来自安徽宣城的李自财收到出舱通知后,更一度提出要留下做义工。
虽然防疫指挥部未有让他留下,李自财依然希望在结束观察期后可帮助攻克疫情,“如果上海哪里需要志愿者,我还是义无反顾地愿意去,为上海疫情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九派新闻》报道,现年35岁的李自财从事室内装修行业,现在上海生活了十年。今年3月底,他作为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者被拉到指定的隔离酒店观察,因核酸检测有异常,最终在4月1日入住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方舱医院,10天后出舱。
李自财表示,入住方舱医院初时有点担忧,后来慢慢熟悉情况就变好,每天约5时半到6时起床后,会协助护士为患者发放早餐,一般都是面包、牛奶,午餐及晚餐是两荤两素的饭盒;中午后,他会在活动区晒太阳、活动,晚上一般约10时休息。
他介绍,方舱医院是两人同住一个隔间,每个床位都配备一套包括消毒酒精、纸巾、脸盆、拖鞋、毛巾等物资。虽然洗手间有热水,但没有洗澡的条件,且卫生不算太好。同时,方舱内的灯是24小时长亮,不少人只能用口罩挡住眼睛睡觉,“我头两天也不适应,后来发现医护人员每天晚上要查房,灯关了也不方便,可能有这个缘故”。
李自财症状不重,只有轻微咳嗽,因此在方舱没有吃药,医生几乎也不建议吃药,靠自身免疫。他透露,其实自己4月3日的核酸检测已经转阴,之后3日又再做了检测,虽然医护人员没有公开其检测结果,但他推测应该是阴性,才会通知他可出舱。
对于不公开检测结果,李自财表示,即使到护士站询问,对方亦不会告知检测结果,“除非指挥部过来安排哪些人走,他们就通知哪些人。有的患者会争论,但我理解,假如说公布出来,阴性的人站在阳性的人旁边,就会觉得很不自在”。
他介绍,在方舱医院内,平均4个医护人员就要负责照看一百多人,每6小时换更,更有医护人员偶尔会与患者一起做手工劳作,“其实这不是他们职责范围,可能他们觉得这个方式比较能够让大家融入方舱生活吧”。此外,有不少患者都主动帮助医护人员打杂、派发饭盒,更建了一个义工微信群,“有的老人小孩需要帮助的,也会帮忙”。
李自财透露,出舱前行李和全身都要消毒,工作人员会将消杀机推到床边,消毒每件行李;在方舱医院门口,要全身再消毒一次才能出舱,之后直接坐上大巴,将他送回目的地。
由于他在上海的住所是合租房,不满足居家隔离条件,另考虑小区住户的感受,李自财选择在酒店自我隔离一周再回住所,“单位支持我,不让我自己掏钱,昨天晚上,我已经入住了。我到酒店打开包,发现消毒完的衣服都湿的,我打算再用开水和酒精泡一泡,毕竟也是对自己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