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两公婆感染“鹦鹉热” 初期症状似感冒延误治疗丈夫险丧命

撰文: 孙圣然
出版:更新:

近日,江苏苏州一对夫妻被家中饲养的鹦鹉传染“鹦鹉热”。由于缺乏相关认知,病征一度被误以为是普通感冒,丈夫还险些丧命。

苏州市立医院东区收治王先生时,他已经呼吸窘迫、几近昏迷。(搜狐新闻)

据《现代快报》报道,来自苏州的“爱鸟人士”王先生家中养了两只鹦鹉。大约一周前,王先生出现发烧、咳嗽等症状,初期只以为是普通感冒并未太在意,惟几日后其开始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于是赴医院就诊。

苏州市立医院东区收治王先生时,他已经呼吸窘迫、几近昏迷,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后才勉强维持生命体征。进一步检查后,院方确认王先生感染“鹦鹉热”,其后其妻子亦证实感染,但症状较为轻微。经过连日医治后,王先生脱离生命危险,并转至普通病房继续观察。

据了解,“鹦鹉热”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因最初多在饲养鹦鹉的人群中发现,故名“鹦鹉热”。但实际上,“鹦鹉热”不仅仅存在于鹦鹉身上,也存在于家禽中。人类感染后最常见的症状是发热、头痛、肌痛和干咳等,初发症状与流感相似。此外,“鹦鹉热”为典型的动物源性传染病,很少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其主要的传染来源为排菌禽鸟及其分泌排泄物,主要通过呼吸道和直接接触进行传播。

那么,人们应如何预防感染“鹦鹉热”呢?有专家介绍指,冬季正值“鹦鹉热”高发期,饲养鸟禽的环境需要保持通风和空气流通,同时应避免食物、羽毛或分泌排泄物堆叠,造成疾病在禽鸟间交叉传播。对于自身存在免疫缺陷的患者如爱滋病、糖尿病、长期使用类固醇激素、自身免疫疾病、血液病等基础疾病和免疫差的人士最好远离鸟类,避免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