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术语“舌诊”“脉诊”ISO国际标准面世 有中英日韩等语言
内地传媒报道,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已于近日正式发布两项与中医有关的国际标准,分别是“中医诊断名词术语第一部分:舌诊”(ISO 23961-1:2021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Vocabulary for diagnostics - part1:Tongue)、“中医诊断名词术语第二部分:脉诊”(ISO 23961-2:2021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Vocabulary for diagnostics - part2:Pulse)。
报道引述上海中医药大学方面透露,舌诊、脉诊的国际标准是该校的基础医学院及上海市健康辨识与评估重点实验室王忆勤教授团队主导制定,是ISO/TC249首次出版中医诊断学术语标准,为国际范围内规范和统一中医诊断学名词术语提供重要依据。制定中医诊断名词术语国际标准是中医药名词术语标准化的基础,直接关系到中医诊断仪器在国际范围内的推广应用、国际贸易。
报道介绍,王忆勤教授带领团队研究人员,于2016年1月向ISO/TC249国内技术对口单位递交标准提案。提案在2018年3月正式立项,并共有来自中国、美国、韩国、加拿大、捷克、匈牙利、加纳等国家的七个提名专家与项目团队共同制定标准。在多国专家的努力之下,历时3年多时间,经过反复修改论证,协调统一大量意见和建议,最终形成共识。
舌诊、脉诊的国际标准,其制定遵循ISO国际标准编制规范,采用古文献溯源和现代文献统计整理相结合的方法,剖析经文,执简驭繁,在对术语进行去重、同义词整合的基础上,确定术语分类框架,并与其他国际标准进行对比研究,求同存异,确定符合ISO要求的词条,进行词条诠释及翻译。同时,项目团队充分考虑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术语习惯用法以及科研、教育、贸易等不同领域的需求,标准文本中有英文、拼音、繁简汉字、日文名、韩文名等,极大地扩展标准的适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