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清茶”易致肠道发黑癌变 医生:因含这类常见成份|医聊健康
广东梅州的56岁黄女士经常腹胀、便秘,她听人介绍后自行购买了一种名为“肠清茶”的即冲式饮品,坚持服用了2年多,怎奈便秘等症状未有缓解,更确诊为“结肠黑变病”,大肠内壁布满了豹纹状黑斑。
医生指出,“宿便”不属于医学概念,市面上的“排宿便”产品多含大黄、番泻叶、芦荟等葱醌类物质泻药,滥用易导致患结肠黑变病,增加患肠肿瘤风险。
根据《触电新闻》报道,黄女士并非个例,福建福州的林女士亦因便秘而喝一种即冲式的肠清茶,希望改善通便问题,虽然起初效果十分显著,令她半日内如厕6次,但听说喝这种茶还能“防治黄褐斑、减肥”,林女士便继续服用,见效果减弱后更加大用量。3年时间里,她从每天喝1包,渐渐发展到每天喝4包,便秘依然顽固,才赴医院就诊。
林女士接受肠镜检查显示,原本应该光泽红润的大肠内壁上,布满了豹纹状黑斑,密密麻麻连成一片,绵延整条肠道(人的大肠长约1至1.2米)。医生指出,这是典型的结肠黑变病,连续服用蒽醌类泻药只需2至3年,就足以导致该病,因此万不可长期频繁饮用。
林志辉介绍,便秘的病因大致可分为器质性和功能性两种。器质性病因比如肠道肿瘤、肠梗阻等,若拖延治疗最为危险,而功能性便秘分为慢传输型便秘、出口梗阻型便秘、混合型便秘等,亦即大肠蠕动能力减弱所致,成因包括饮食结构不良、喝水太少、服用某些药物产生副作用、女性盆底肌功能障碍、年老体弱排便乏力等。
林志辉建议,最好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他指出,临床上常见学生或上班族,排斥或羞于在学校或单位上厕所,便意来袭时经常憋着,这不可取。它可能导致习惯性便秘,有人甚至会诱发肠易激综合征,不仅便秘,而且排不出时腹部会剧痛难忍。
医生建议,应对便秘应确保每日摄入1.5至2公升水分,多吃蔬菜瓜果,摄入25至35克膳食纤维,坚持做有氧运动45分钟,还可以在使用坐厕时,搭配“U形凳”将脚垫高以促进排便,若未见效则务必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