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陶制文物全身长毛彷如“金丝猴” 陕西博物馆:盐析所致

撰文: 陈进安
出版:更新:

近日,陕西乾陵博物馆两件文物被网民发现竟然“长毛”,犹如成了披上毛绒绒衣物的陶制人像。有网民质疑是否博物馆文物保存工作没做到位等,对此,乾陵博物馆副馆长陈女士表示,上述文物是遇上盐析情况。

有网民日前于微博发布帖文,提到“在乾陵博物馆看到这两件文物长毛了,是咋回事……保存温湿度不到位吗?”据照片显示,该陶制胡人俑的四周长满了小绒毛,配上光线照射更犹如成了一只“金丝猴”。

网民质疑是否博物馆文物保存工作没做到位等。(红星新闻)

网民点睇:

毛绒绒的竟然有点可爱
粽子!文物也过端午节?
就我觉得长毛了更好看?
乍一看还以为是长毛猿人雕像
屋里温度太低,文物自己穿上了裘皮大衣
所以馆内工作人员是有多久没看过它们了

对于坊间的疑问,陈女士解释,馆方是上周六(12日)发现情况,文物之所以呈现出类似长毛的情况,是因为遇到天气、温度变化原因而出现盐析,目前馆方已把文物撤展,并送到文物修复室做了处理、养护,同时亦会联系专家进行进一步检查。

她又指,并非所有陶器都会出现盐析情况,因为有些会做过脱盐处理,而展柜内会有温湿度调节,当他们发现盐析情况后,就及时做了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