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祭姪文稿》竟有错字? 内地学者称“刺”错写“刾”惹议

撰文: 陈进安
出版:更新:

内地女学者孙鹤近日表示,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的《祭姪文稿》有错字,认为颜真卿把“刺”错写成“刾”字,结果引发网民热烈讨论。有网民认为颜真卿并没有写错,孙鹤的说法才是“离奇错误”,而澎湃新闻周六(15日)报道,根据《说文解字》显示,刾和刺在古代确实一同使用。

唐代书法家颜真卿。(视觉中国)

孙鹤日前在一个媒体文史栏目的影片中指,《祭姪文稿》中的“刾”本身是一个错字,但颜真卿不知道,“唐代所有的官称当中没有刾史的,只有刺史,对不对”。由于一千多年来竟然没人发现,该话题随即在知乎、微博、微信视频号等多个平台上引发讨论,也在书法圈传播开来。

《祭姪文稿》被称为“天下行书第二”,仅次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颜真卿为了祭姪文而写下的草稿,是在极度悲愤的情绪下书写。(视觉中国)

不过许多声音并不认同孙鹤之说,如有书法自媒体就认为,“刾”是“刺”的异体字,古时候两者用法一样。在篆书时期,该字只有“朿”部分,是树上“棘针”的象形文字,也表示这种刺直刺进去。隶书时文字符号化,原来的“朿”表示树上的刺,至于“刺”则表示以尖锐之物扎进去。而“刾”则代表把刀夹在里面,即刀深入进去,亦即后来“刺”的含义。两者的用法相同得到《说文解字》所证实。

颜真卿的《祭姪文稿》。(澎湃新闻)

一名曾与孙鹤为同事的学者周六表示,孙鹤认为《祭姪文稿》中有错字已有一段时间,其可视作一家之言,外界不应过多解读。他又坦言孙鹤的说法确实未获书法界主流认可。另有一名曾任南方某省书法家协会主席的学者更直言,孙鹤在电视媒体上公开表达欠严谨。

公开资料显示,1962年出生的孙鹤祖籍河南开封,她学士毕业于河南大学历史系,硕士毕业于湖北大学中文系文字学专业,博士毕业于首都师大书法文化研究所,也是中央美术学院第一个美术学书法方向博士后,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目前,她为中国政法大学教授、中国政法大学艺术经纪研究中心主任。

(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