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街头现首架无人驾驶清扫机器人 AI助力工作时“情绪稳定”

撰文: 陈进安
出版:更新:

周四(10日),一辆无人驾驶清扫机器人在上海市中心亮相。据《澎湃新闻》报道,这款清扫机器人的外观与传统保洁车相似,方正简洁,行人经过时并未特别注意。

画面显示,清扫机器沿著马路行驶,前方的四个旋转扫轮将地面垃圾“吸入”车内。尽管外观与传统扫地机相似,但这辆车却没有司机,依然能平稳行驶,遇到障碍物时会自动停下或绕行,一些行人甚至误以为车内有人驾驶。

无人驾驶清扫机器人在上海市亮相。(澎湃新闻)
这辆车没有司机,依然能平稳行驶,遇到障碍物时会自动停下或绕行。(澎湃新闻)

据黄浦城发集团上海欣升时代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的叶坚尧介绍,这辆无人驾驶清扫机器人自去年底在人民广场区域开始试运行,成为上海首辆在公共场所进行清扫的专用车辆。当前仍处于环境适配阶段,进行数据收集,尚未确定正式投入使用的时间。

运行一段时间后,效果超出预期。叶坚尧表示,无人驾驶清扫机器人能全天候工作,且情绪稳定,是人类难以比拟的。其每日工作量设定为三个班次,沿广场内圈清扫四圈。他对机器人的工作效率和质量给予了最高评价。他补充道,由于人民广场游客众多,尤其是小孩,行人常常不遵循人行道规则,因此确保行人安全是首要考量。目前,机器的行驶速度设置为每小时3公里。

作业中的无人驾驶清扫机器人。(澎湃新闻)

技术开发商库萨科技的市场部罗今秀表示,无人清扫机器人配备了7个摄像头,采用AI视觉主导的多模态环境感知方案,能准确识别周围环境并执行清扫任务。其采用的纯真空系统具备强劲的吸力,能有效清除垃圾和落叶,即使在雨天也能保持超过96%的清洁度,作业精度可达±2厘米。在测试中,当记者将湿纸放在地上,清扫机器通过后,纸张瞬间消失。

尽管无人驾驶清扫机器人会取代部分人力工作,相关单位强调,环卫行业面临人力老龄化、复杂作业情况及恶劣环境等挑战,推动“人机协作”的新型环卫模式成为必要。罗今秀认为,机器人可承担高强度和重复性的任务,而环卫工人则可专注于更具价值的工作,如精细清洁和设备监管,从而提升整体作业效率并减少工人面对高温、寒冷及交通危险的风险。

无人驾驶清扫机器人现阶段会有安全员在边上监控。(澎湃新闻)

为测试无人驾驶清扫机器人的智能,记者设置了两个测试场景。在正常行驶时,当有人从前方快速走过,清扫机器立即刹车。当设置路障时,机器人能够绕行而过,但考虑到人民广场人流密集,绕行时可能会引发潜在的碰撞风险,因此技术公司选择发出提示音,请行人避开,而不是让机器人随意绕行。目前,无人驾驶清扫机器人由安全员在旁监控。市场上的无人清扫机器人采用多传感器融合技术,能提供全面的环境感知能力,并根据数据作出避障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