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手术失误致导丝落入男童胸腔 家属索赔10万遭拒拟起诉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以微创手术为7岁患儿做穿刺抽取胸腔积液时,因手术失误导致导丝落入患者的胸腔,原本半麻醉的微创手术最终变成全麻开胸手术。
患者家属向医院索赔10万元(人民币,下同)被拒,双方未达成共识。家属表示,将循司法途径起诉解决。
《封面新闻》报道,去年11月,户先生7岁的儿子确诊肝恶性肿瘤,并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接受治疗。12月27日,孩子因为胸腔积液严重,医院决定采取微创介入手术,用导丝将积液引流,结果引流用的导丝不慎落入孩子的胸腔,半麻醉的微创手术不得不升级成全麻开胸手术。
户先生忆述,手术当天,医生告知是一个局部麻醉的手术,在血液科处置室进行,半小时可以结束,“结果持续了一个小时还没完,我看到医生、护士不断进出治疗室,孩子在里边哭喊声很大。我就拦住医生询问怎么了,医生说导丝掉进胸腔了,导丝大概20厘米”。
当时,有医护人员向户先生夫妻解释,正在与其他科室专家商讨,到底要从通过原来的伤口将导丝捞出,抑或通过手术方式将导丝取出。由于儿子在治疗过程中已经多次接受手术,户先生担心他身体扛不住,希望尽量不手术。
户先生介绍,医生们的商讨一直持续到下午5时,但没有确定最终方案,儿子一直在血液科处置室内等待,“当天是周五,3个科室主任约谈我,告诉我说导丝是软体的,判断短时间对孩子伤害不大,计划下周一再处置。他们解释说,计划从原来的伤口将导丝抓取出来,但如果失败的话要进行大手术将胸腔打开,这种大手术需要血液,医院血液储存不够”。
户先生担心会有意外发生,坚持要求当天做手术取出导丝。他介绍,当晚7时许,医生通知可以安排手术,将儿子从血液科处置室转到手术室。直到晚上9时,完成全麻手术用介入方式将导丝取出。
户先生提供的《医生与家长谈话记录》中载明,患儿肝脏术区积液逐渐增多,目前预估大于1000毫升,为减少创伤需进行穿刺抽液引流,穿刺操作过程中出现导丝脱落,经X线检查确认导丝位于积液腔内,位置相对固定,周围组织损伤风险相对低。
关于如何取出导丝并完成积液引流,经过多科讨论,提供介入探查取出或者开腹手术取出两种方式。介入取出的方式创伤小、恢复快,但如果取出失败或者出现危及生命的并发症,需紧急进行开腹手术。开腹手术创伤大、出血可能性大并存在术后感染风险。
户先生表示,本次手术花费逾一万元,却被计算在治疗费内,院方认为他曾签订风险告知书,知晓其中风险,“我们可以承担正常的手术风险,而导丝滑入胸腔是手术失误,不该由我们承担”。院方愿意赔偿2万元,其中包括从胸腔取出导丝的手术费用,但户先生认为,这笔手术费用是因为医院过错导致,不能算在赔偿之内。双方未达成共识。
3月26日,户先生接到北京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电话告知,经过反复协商,医院针对微创介入手术失误导致导丝落入患者胸腔的问题,愿意将赔偿金额从19416元增加至23000元。
调解委员会工作人员表示,院方愿意承担手术失败造成的责任,但户先生提出的精神损失费、误工费等各项费用累计10万元,院方无法接受。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工作人员称,当时确实因导丝滑落进行了后续手术,通过介入方式将导丝取出。目前科室反馈,调解还未结束,院方愿意继续调解。户先生表示,将准备循司法途径起诉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