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犯传递加密信息 监狱民警利用新华字典及元素周期表破译
上海市军天湖监狱有服刑人员借助《新华字典》及化学元素周期表,加密其他服刑人员及其亲属的电话号码等信息,试图用书信寄出或出狱后带走。
《澎湃新闻》报道,上海市军天湖监狱民警张熠辉介绍,服刑人员陆波是一名“80后”,2019年因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判刑。在狱中,服刑人员可与家属书信往来,民警会在信件寄出前检查。2023年底,陆波曾在和家人的书信中,用“加密”的方式向外界传递电话号码。
张熠辉称,陆波曾利用化学元素周期表“说暗语”,他利用化学元素所在位置对应不同的数字,把化学元素穿插在正常的书信中,比如氧、氢元素分别对应元素周期表中哪几个数字,将数字组成后就是手机号码。
根据监狱罪犯管理相关制度,监狱对陆波的违规违纪行为作出相应处罚。张熠辉判断,陆波试探一次不成功,肯定会再次试探,“如果他(出狱时)想带走一些东西,肯定会在这之前操作,特别是可能夹带其他服刑人员或其亲属的联系方式”。
2024年5月下旬,在一次例行检查中,张熠辉在陆波的个人物品及生活区域发现其经常使用的笔记本,内容有他感兴趣的日常手写摘抄;有其他服刑人员的姓名、电话号码、QQ号等联系方式;有的是姓名加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还有“黉司蒇肌”“服误咑零窜”等汉字组合的暗语。
张熠辉发现,有些字确实不常见,甚至不知道如何发音,他知道陆波文化程度不高,这些生僻字很可能是从书上抄录。而在狱中,服刑人员几乎人手一本《新华字典》,“他们阅读时碰到不会的字也会去查”,张熠辉便立即针对陆波写的生僻字,在《新华字典》中相应查找,尝试破译“解密”。
张熠辉介绍,这次的加密方式和借助化学元素周期表相似,“只不过这次用的是汉字所在页码的集合。为了混淆视听,他还利用了多音字”。陆波被识破后也接受了处罚,后来安分守纪,2024年6月刑满出狱。
对于服刑人员为何不能互相留下联系方式。军天湖监狱相关负责人介绍,监狱中服刑人员可能会因为共同遭遇产生亲近感,但这种关系缺乏真正的了解和信任基础。其次,存在利用监狱内建立的关系进行欺诈等违法活动的风险。
因此,监狱不建议服刑人员刑满释放后互相联系,也不建议在押服刑人员通过即将释放人员带信给家人,这是出于保护服刑人员及其家属的利益,以及维护社会安全和秩序的需要。监狱正加强对服刑人员的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