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造假】研究生写123页材料举报导师 天津大学解聘涉事教授
近日,一份长达123页的实名举报“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张裕卿教授和其女张丝萌造假”的材料在网络流传,撰写人自称为“原天津大学化工学院硕士研究生”。周四(19日),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发布说明,称认定张裕卿教授学术不端行为属实,已解聘此人。
据了解,该材料的撰写者名为吕翔,与张裕卿为导师和学生关系。举报材料分为七个章节,内文附有多张图片及相关论文截图等等,详细描述了其导师近年来指导学生论文、实验数据、表征等,均为造假所得。
举报人指,张裕卿实验室从实验到表征都为编造,并用“这种造数据造图的方法”发表了多篇论文。在天津市某项科研项目的中期考核时,张裕卿“不仅使用造假的实验记录,造假的实验数据,还用和这个项目无关的文章来骗考核人”。
举报人又称,张裕卿曾当著学生的面拿出一大瓶购买的二氧化矽粒子说是自己合成的多功能新型粒子,指著实验室十几年前的大的不锈钢装置说就是用这个给他们做的铸膜液。“那个不锈钢装置早已年久失修,张裕卿前一天才把早已掉落的开关插头接好”。
举报材料还显示,张裕卿多次把研究生的实验成果、论文内容等稍作修改,署上其女儿的名字发表。“张裕卿教授给他女儿造假的文章,一共7篇,其中一作4篇,三作3篇。他女儿的文章数已经超越了天大化工学院对博士毕业的要求”。
举报人最后指,“张裕卿给我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包括肉体和精神上,他几乎毁了我的一生”,并提出4点要求“开除张裕卿”、“妥善处理张裕卿过去和现在的学生”、“赔偿”、“健全教师监管制度”。
周四(19日),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在其官网发布情况说明称,收到有关张裕卿教授的实名举报后,学院成立专门调查组,依规开展调查。经初步查证,认定张裕卿教授学术不端行为属实。张裕卿教授承认其本人有学术不端行为,并愿意承担全部责任。目前,天津大学已解除与张裕卿的聘用合同。其他相关问题正在进一步调查。
(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