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莹颖案】告学校社工未尽责再遭美法院驳回 家属:判决太残酷

撰文: 朱加樟
出版:更新:

中国访问学者章莹颖三年前在美国遇害,凶手基斯滕森(Brendt Christensen)已因绑架致死罪等三项罪名被判处终身监禁。
章莹颖家人对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UIUC)心理咨询中心的两名社工提起民事诉讼,认为两名社工未对凶手做好心理辅导,与章莹颖遇害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美国两级法院先后驳回该民事诉讼。

中国访问学者章莹颖三年前在美国遇害(点图放大):

2019年6月上旬,章莹颖家人对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心理咨询中心的两名社工提起民事诉讼。章莹颖家人认为,杀害章莹颖的凶手基斯滕森曾在案发前接受两名社工的心理咨询服务,透露了其杀人的倾向和准备。两名社工的渎职与章莹颖遇害有直接或间接关系。

2019年12月,美国伊利诺伊州联邦法院以“被诉社工被指控的行为对造成的后果相隔较远”为由,驳回该诉讼。代表章莹颖家人的律师今年1月再入禀地方法院。日前,处理该诉讼的伊利诺伊州巡回法院法官鲍姆(Jason Bohm)认为,罪犯对社工透露的讯息并没有构成“特指的威胁”,所以社工并不应该对章莹颖的遇害承担责任。

凶手基斯滕森因绑架致死罪等三项罪名被判处终身监禁。(资料图片)

章莹颖家属表示,“法院判决太残酷,无法接受”。尽管对地方法院判决的上诉期仍然有效,章莹颖家属也还没有做出最后决定,但是负责该案的王志东律师对上诉的可能结果表示并不乐观,“可以判断,民事诉讼已经走到底了”。

2017年6月9日,26岁的章莹颖因错过一班公交车,随后上了该校物理系研究生及助教基斯滕森的私家车,从此失踪。经过长时间的审判,直到2019年7月18日,审理章莹颖案的美国法院宣布,基斯滕森被判在2017年6月绑架并导致章莹颖死亡罪名成立,判处其无假释的终生监禁。但是至今章莹颖的遗骸尚未被找到。

律师:章家对于校方“非常愤怒”

三年来,章莹颖家属一直希望能够找到遗骸,同时寄望于美国法院追究责任人,获得一些经济补偿。王志东律师表示,章家对于校方“非常愤怒”,从凶案发生至今,校方从没有正式向章莹颖家人道歉。

虽然在寻找章莹颖的初期,校方曾经向他们提供过短期住宿,但是在后来漫长的审理过程中,再没有提供任何协助。2019年,章莹颖家属使用捐助款项在该大学设立基金,用于国际学生和家庭在紧急情况下的援助,校方欣然接受。王志东律师表示,希望这所美国招收中国学生最多的学校能够主动站出来,担负起对于章家人“必要的安慰和补贴”。

(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