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康复者陷精神困扰 武汉女一个月病毒检测10次求安心

撰文: 叶琪
出版:更新: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持续多月,湖北武汉是内地早期的重灾区,确诊病例数以万计。
林女士是一名已康复的武汉患者。林女士虽然出院,但同时有出现心理问题,陷入怀疑会否“复阳”的精神困扰中,有严重失眠、焦虑等症状,一度对生活失去信心,乃至短短一个月内自行接受病毒检测多达10次。

林女士是在1月份确诊患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2月时顺利康复出院。但每当看到身边有人患病、病情加重甚至去世,加上不断发现有无症状感染者,林女士都非常担心自己的身体状况,“我会不会突然复阳?我的孩子会不会被我传染?我的身体会不会再也无法恢复。”为此林女士在3月份进行多达10次的病毒检测,无奈仍难以安心,“即使每次都拿到阴性的结果,仍无法走出内心困扰。”

内地不少城市都有设立热线,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救援服务。(中新社)

无法集中精力工作与生活的林女士,以反复进行病毒检测来确认身体健康,并在得到阴性结果的当下感到安心,但最终仍然再次感到焦虑。及至4月初,林女士到武汉市第一医院睡眠障碍与心身疾病门诊就诊,医生发现林女士的睡眠效率只有30%,几乎没有深度睡眠,其自觉有的胸闷、乏力等症状,经检查肺功能、肺部电脑扫荡及血液生物化验、电解质等多项检查后,均发现并无器质性疾病。

医生指出,李女士的问题是在情绪上,情绪问题或者心理障碍没有以心理症状表现出来,而转换为各种躯体症状,是为“躯体化反应”。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林女士逐渐与医生建立信任,也开始理解自身的睡眠障碍与焦虑、抑郁紧密相关。通过一个多月的药物治疗与心理疏导,林女士的情绪逐渐好转,身体的不适也慢慢消退,再没有主动去接受病毒检测。

武汉市第一医院睡眠医学中心副主任医师梅俊华指,林女士的情况并不罕见,“近一个多月来,门诊量几乎处于‘饱和’状态,几乎一半以上患者的睡眠障碍及各种症状都与这次疫情相关。”例如有一名患者曾经在2月初下楼倒垃圾,回想起来认为当时好像没有戴上口罩,于是接下来丁数个月不断接受病毒检测。最终在4月初,该名患者因睡眠障碍前来就诊。

疫情期间不少市民都会主动接受病毒检测。(中新社)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一名副主任医生亦称该院有不少类似于林女士的患者,其所在科室门诊的新增患者,约有80%是受疫情影响出现心理问题,“以前因焦虑、抑郁来就诊的患者很多都是有学习压力的青少年,但这段时间40-50岁的患者比例高达70%。这类人患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比例较高,是新冠肺炎的高危群体,所以可能会更焦虑一些。”

梅俊华认为,许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在治疗期间精神压力较大,以致即使康复回家后仍然会感到“身体不适”,不断强调有心慌胸闷、潮热多汗、失眠、担忧紧张等症状,相信就是在被隔离时留下心理阴影,故更容易出现坐立不安、心神不宁、紧张害怕甚至情绪低落等相关症状。此外,康复患者出院后回到不同环境中,或许会不断听到“如果可以,请待在家里”的提醒,亦会有些人可能面临个人财务危机等,这些外在社会影响可能会加剧精神健康问题。梅俊华更称,警察、社区工作者、医务人员等抗疫前线工作人员都是就诊的主要群体,在忙碌的情况下,他们没有精力去关注自己的情绪,但歇下来之后就发现了身体的异常。有几个患者晚上睡觉时总会出虚汗,浅眠易醒,白天也无精打采、情绪低落,工作效率较疫情前有明显下降。”

梅俊华建议,如果持续出现焦虑紧张、情绪低落、入睡困难等症状要及时就诊识别,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澎湃新闻)

梅俊华建议,如果持续出现焦虑紧张、情绪低落、入睡困难等症状要及时就诊识别,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同时也可以通过社区、援助热线等多种渠道寻求帮助、解决问题。此外,在戴上口罩的同时多出门活动,多与亲朋好友沟通交流,接受阳光照射,都对保持良好的情绪与睡眠质量有好处。

(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