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成瘾患病率约为5% 国家卫健委发布诊断、预防、治疗标准
世卫在今年5月将“游戏成瘾”(Gaming disorder,内地称作游戏障碍)列为精神疾病,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近日亦发布由多个领域专家达成的共识,系统梳理游戏成瘾的定义、临床特征、诊断、预防、治疗等。
中国专家采纳世卫对游戏成瘾的定义,即“一种持续或反复地使用电子或视频(影像)游戏的行为模式”,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对游戏行为的开始、频率、时长、结束、场合等失去控制;游戏优先于其他生活兴趣和日常活动;尽管已经因游戏产生了负面后果,但依然持续游戏甚至加大游戏强度。
文件又提到,综合既往相关研究结果,游戏成瘾的患病率平均约为5%,当中以男性、儿童青少年人群为主,亚洲国家患病率可能高于欧美国家。
对于游戏成瘾,专家一致认为其可以导致一系列身体问题、精神行为问题及社会功能损害。身体问题包括有睡眠不足、昼夜节律紊乱、营养不良、胃溃疡、癫痫发作等,严重者可因久坐形成下肢静脉栓塞,甚至引发肺栓塞而猝死;精神行为问题包括有易怒、焦虑、攻击言行、抑郁、负罪感等;社会功能损害包括拒绝上学和社交活动,家庭冲突增多,重要关系丧失,学业成就、职业绩效受损等。
专家认为,研究显示早期识别、诊断、干预对游戏障碍的预防治疗至关重要,并要建立普遍性预防、针对性预防、早期发现及治疗等措施的三级预防体系。其中治疗措施方面,由于目前尚未有权威的治疗指南,但根据近年不少相关研究或临床实践,主要措施将包括有社会心理干预、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
此外,专家建议应以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为契机,出台保护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卫生健康、教育、工商、文化等多部门协作机制;以相关学术机构及团体为主体,完善游戏障碍识别、评估、诊断体系;开展游戏障碍流行病学调查;展开针对游戏障碍的药物、社会心理治疗相关临床及相关防控政策研究,以及将包括游戏成瘾在内的所有成瘾行为及其他社会适应不良行为作为一个整体对待。
(国家卫生健康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