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大熊猫”】700条中华鲟放归长江 首次实行野化训练
撰文: 彭琤琳
出版:更新:
中华鲟研究所上周六(13日)在湖北宜昌将700条人工繁殖的中华鲟放归长江,以补充自然种群的数量不足。人工放流前,研究所曾首次对放流的中华鲟实施了为期两个月的野化训练。
被誉为“鱼类活化石”和水中大熊猫”的中华鲟,早在距今约1.4亿年的中生代末期的上白垩纪就已出现,与恐龙并存。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在2010年将其归为“国际极危物种”。
首次在放归前实行野化训练
据报道,本次放归的中华鲟为2009年至2017年间养殖,从2岁至10岁不等。在野化训练期间,科研人员挑选身体健康、摄食良好的中华鲟幼鱼集中转至天然水域的流水环境养殖,同时喂食的饲料也由人工配和饲料转为天然饵料投喂。实验证明,人工繁育的子二代中华鲟在自然环境中能摄食和正常发育。
缓解中华鲟“性别比例失衡”
由于十多年前的调查显示,当时中华鲟的雌雄比达到7:1,雄性数量远远少于雌性。为了优化中华鲟的种群结构,科研人员还将基因诊断技术应用在中华鲟的早期性别鉴定上,其中30条是通过该技术筛选出来的全雄性中华鲟,意在以人工放流的方式调整自然种群的年龄和性别结构。
中华鲟仍有“生存危机”
据悉,自1984年首次实施中华鲟人工增殖放流,中华鲟研究所已累计向长江放流超过502万条各类规格的中华鲟,但中华鲟的“生存危机”远远没有解除。
据中华鲟研究所副所长李志远介绍,滥捕滥捞是中华鲟数量急剧下降的一大主因。而长江密集的航船也对其的生存形成挑战,长江沿岸历年来发现的中华鲟、江豚等尸体,很大一部分是被船舶推进器的旋转叶片击伤致死。此外,李志远认为,要恢复中华鲟的种群,不仅要依靠长江的生态恢复,而是改善从江河到近海的整个生态系统。
(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