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同仁堂回收使用过期蜂蜜 涉事子公司钉牌5年及罚款1408万元

撰文: 叶琪
出版:更新:

北京同仁堂早前爆出食安丑闻,其蜂蜜生产商“盐城金蜂”被揭发回收大量过期或将过期蜂蜜,表面上是“退给蜂农养蜜蜂”,实质却是倒进大桶送回原料库回收再用,更擅自更改产品生产日期标签。北京同仁堂在周一(11日)晚间发公告,指子公司“北京同仁堂蜂业”已被“钉牌”5年并处罚1408.8万元(人民币.下同)。

据公告,山东盐城滨海县市场监管局经调查认定,北京同仁堂蜂业部分经营管理人员在盐城金蜂生产时,存在用回收蜂蜜作为原料生产蜂蜜、标注虚假生产日期的行为,违反有关规定,对此处以罚款1408.8万元;另一方面,北京大兴区食药局经调查认定,北京同仁堂蜂业2018年10月起生产的涉事蜂蜜中,有2284瓶流入市场,按照有关规定没收违法所得约11.2万元,没收蜂蜜3300瓶;同时吊销食品经营许可证,5年内不得申请食品生产经营许可,有关涉事人员5年内不得申请食品生产经营许可。

公司职员承认过期蜂蜜名义上是退给蜂农用作养蜜蜂,但在回收完毕后实际上会被送入生产厂家的原料库。(影片截图)
多名工人将已经撕掉标签的过期或者临近过期的蜂蜜,倒进大桶回收。(影片截图)

事缘江苏广播电视总台旗下栏目《南京零距离》早前揭发,北京同仁堂的蜂蜜生产商“盐城金蜂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有多名工人在生产工场内将已经撕掉标签的过期或者临近过期的蜂蜜倒进大桶回收,标签上的产品名称正是“北京同仁堂蜂蜜”。报道更引述公司职员指,被回收的过期蜂蜜名义上是退给蜂农用作养蜜蜂,但在回收完毕后实际上会被送入生产厂家的原料库。

北京同仁堂被揭发将过期或将过期蜂蜜回收再用。(影片截图)

事件曝光后北京大兴区食药监管部门随即前往盐城金蜂的北京委托方、即北京同仁堂蜂业展开调查。北京同仁堂则就事件致歉,并称有与盐城金蜂签订退货处理合同,但承认监管不足及严重失察。

(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