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名指纹被伪造 四川贫困户突变“股东”丧失扶贫资格
撰文: 王兆阳
出版:更新:
虽说不少人梦寐以求“发横财”,但若真的名下莫名其妙多了一笔财产,却可能代表你的个人资讯被盗用了。四川一名贫困男子宋刚(化名)去年被取消了精准扶贫资格,原因竟是政府查到他名下有一家装饰公司20万元人民币的股份。原来,成都一家装饰公司在宋刚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伪造了他的签名和指纹(手印),将其列为其公司股东。宋刚之后将其告上法院,日前,法院判决该公司向宋刚赔礼道歉。
宋刚(化名)出生在四川南充营山县一个农村里,家中祖辈都是农民。加上父母、妻儿共6口人生活困难,在2016年被评为村里的精准扶贫对象。根据相关政策,他们家可以享受住房异地搬迁等帮扶政策。但2017年2月,乡政府查出宋刚是一家公司的股东,占有郫都区一装饰公司20%的股份,出资额为20万,于是取消了宋刚一家6口人的精准扶贫资格。
宋刚对此却毫不知情,多番打听才弄明白,2011年8月10日,该装饰公司向工商部门提交了一份用于变更股东登记的申请材料,其中两份文件与宋刚有关。一份是有宋刚签名的《股东会决议》,另一份具有宋刚签名和手印的《股权转让协议书》。
宋刚根据该公司的登记位址找过去,发现公司早已人去楼空,法定代表人徐某也失去踪迹。无奈之下,宋刚只得将该装饰公司、股东白某以及受该公司委托代办变更登记事项的周某告上法院。
开庭当天,案涉装饰公司依然下落不明,法院缺席审判。经鉴定,《股权转让协议书》上 “宋刚”签名处的指纹不是宋刚本人所按,《股东会决议》及《股权转让协议书》上“宋刚”字样的签名也不是他本人书写的。
法院认为,冒用宋刚姓名、将他登记为公司股东是该公司的单方行为,侵犯了宋刚的姓名权,应当承担停止侵害、赔礼道歉等侵权责任。最终,法院判决该装饰公司、白某停止使用宋刚姓名用于该公司股东登记,并向其书面赔礼道歉。
(成都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