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采挖及气候影响致数量减少 冬虫夏草猴头菇已入“易危”等级

撰文: 王兆阳
出版:更新:

冬虫夏草是种重要中药材,不过,由于过度采挖及气候影响,其数量日益减少。中国生态环境部和中国科学院22日共同发布《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大型真菌卷》和《2018年中国生物物种名录》。评估结果显示,冬虫夏草、猴头菇等被纳入易危(VU)等级。

浙江义乌,顾客在购买冬虫夏草。(视觉中国)

目前中国共有9302种大型真菌,其中,受威胁物种共计97种,包括大型子囊菌24种、大型担子菌45种和地衣28种,约占评估物种总数的1.04%。其中,云南假地舌菌近130年未重新发现,疑似灭绝(PE);冬虫夏草、猴头菇等被纳入易危(VU)等级。

冬虫夏草在易危的药用大型子囊菌中最为典型,有学者曾提议将其列为真菌保护的旗舰物种。相对于其他虫草类真菌,其分布范围较广、种群密度和生物量更高,但由于受到长期过度采挖和环境气候变化的影响,其发生数量不断减少,分布范围逐渐萎缩。如今,许多产地已很难发现它的踪迹。

(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