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创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 中建三局原局长张恩沛离世享年96岁

撰文: 郑宁
出版:更新:

据《深圳晚报》报道,10月25日,中建三局发布讣告称,该局原局长张恩沛于24日离世,享年96岁。上世纪80年代,张恩沛曾率领中建三局承建了中国最早的超高层楼宇——深圳国贸大厦,以三天一层楼的建造速度,为深圳奠定了改革开放发展的“深圳速度”。

张恩沛于1929年2月出生,黑龙江省双城市人,1947年2月参加工作,194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初中文化。1983年1月起任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代局长,其后任局长直至1986年6月。后又任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北也门共和国经理部总经理,1991年10月退休。

中建三局原局长张恩沛。

划时代技术创造“三天一层楼”

1981年10月,时任中建三局副局长兼一公司经理的张恩沛率队开拓深圳市场。这是中建三局历史上第一次外出“找饭吃”,张恩沛立下了“不接任务誓不回家”的决心。在他的坚持下,中建三局赢得了进入深圳的第一个任务——市人民医院门诊部工程,这也为该局承接深圳国贸大厦埋下了伏笔。

彼时,张恩沛也暗下决心,全力争取国贸项目。在主体工程招标中,中建三局在投标书中明确提出,使用“滑模技术”高速度完成此项工程。若用传统工艺,每一层主体结构施工最少需要15天,地上50层一共需要750天,利用滑模技术至少可以节约一半工期。

1983年3月1日,国贸大厦主体结构开始施工。但耗费无数心血、被寄予厚望的“大面积内外筒整体液压滑模”第一次开滑便失败了。经历了三次失败后,终于1983年9月18日晚,第四次试滑成功。

缔造“深圳速度”

滑模的成功,在中国建筑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最快时是2天半一层,而且质量完全合格。从第31层开始,建造速度控制在3天一层,至此“深圳速度”正式诞生。

深圳国贸大厦夜景。(视觉中国)

1984年3月15日,新华社发布报道:正在建设中的当时中国第一高楼——位于罗湖区的深圳国贸大厦主体建设速度创造了“三天一层楼”的新纪录,这是中国高层建筑历史上的奇迹,标志著中国超高层建筑工艺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三天一层楼”就此从罗湖扬名全国,成为“深圳速度”的标志并享誉至今。

1984年国贸大厦封顶后,在此后10年左右的时间里,它头上都戴著全国第一高楼的桂冠。53层的国贸大厦,展现了深圳人敢想敢干、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从此,“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成为改革开放的代名词,载入了特区建设、中国建设的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