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有奖回收”海鱼似诈骗 高于市价回收原来是为了...
撰文: 盛昀
出版:更新:
广西有钓友发现,最近部分海鱼身上挂有“有奖回收”胶牌,怀疑是新型诈骗。
实际上,这是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与越南渔业部门联合举行的“中越北部湾渔业资源增流与养护”项目,研究所会以高于市场价5-10倍的价格回收标记的海鱼,以作科学研究,评估增殖放流效果。
近日有网民在内地社交平台发帖称,最近钓上来的某些海鱼,身上有块蓝色椭圆形胶牌,上面写有“有奖回收”并留有一个手机号码,怀疑是新型诈骗的手段。
《上游新闻》报道,投放这些带有回收标记的鱼,是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与越南渔业部门联合举行的“中越北部湾渔业资源增流与养护”项目,今年已经是第6次举办。
此次一共投放超过1亿条/只鱼虾蟹苗,其中包括3万条带有标记的鲷鱼,投放地点均在近越南的广西东兴市附近。前述网民怀疑是新型诈骗的海鱼,便是其中带有标记的鲷鱼。
附有电话号码的标志牌被指像“诈骗广告”,但实际上是便于告知研究人员鱼的出现位置、生长情况等。研究院还会根据鱼的大小提供回收奖金,一般约10元(人民币,下同),高于市场价5-10倍,目前已收回143条。
渔业资源研究室助理研究员刘岩表示,增殖放流一是为了恢复天然水域渔业资源数量,保持渔业生产持续发展,二是为水产养殖提供优良种质资源库。捕捞到带标志的海鱼后急冻,可以留存更多信息,比如鱼最近的进食情况等,便于解剖后鉴定分析,了解鱼的生长、存活情况。
对于在海鱼身上挂标志牌,有网民认为“有奖回收”容易造成误解,建议应列明是科研回收,或列明负责机构。刘岩则称,标志牌上无法列明太多资讯,若加大牌尺寸会增加幼鱼的负担,但后续会与供应商讨论应该如何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