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捏捏”减压玩具验出甲醛严重超标 有玩家咳出血头痛皮肤痒

撰文: 中天新闻网
出版:更新:

据多家陆媒报道,近日,一种被称为“捏捏”的慢回弹类纾压玩具受到内地年轻人拥戴,但由于生产制作均缺乏监管,或给消费者带来健康隐患。

据《潮新闻》报道,这类玩具用的多是矽胶类材质,有著Q弹的手感,可塑性更强,外形酷似各类美食或萌宠,因为好看又纾压,受到不少年轻人追捧,尤其吸引年轻女性“入坑”。

点图放大浏览相关照片:

+16

来自浙江杭州的唐小姐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3月入坑“捏圈”,以前就很喜欢手办、公仔的她,一开始被各种“捏捏”可爱、逼真的外形吸引。

现在,她经常随身携带一个挂在包包上,通勤路上就可以随时捏一捏,很解压。还有不少是放在家里收藏,“每天看到那么多可爱的小玩意,心情都好了”。

据报道,在社交平台上搜寻“捏捏”,就能看到近百万个相关内容。不少网友称,买“捏”已经花了上千元甚至上万元人民币。

此外,社交平台上还涌现出不少人气手工博主,他们自己手工制作“捏捏”进行售卖,售价从十几元到上百元人民币不等,其中不少已售出数千件。

【延伸阅读】美国爸爸嫌6岁儿子肥 逼练跑步机“跑到全身伤惨死” 影片曝光(点图放大浏览):

+21

不过,由于这些“捏捏”都是手工制作,无法做到量产,因而制作周期较长,有些爆款甚至供不应求。在二手平台上,有些爆款“捏”甚至被炒出上百元甚至数千元人民币的售价,而愿意买单的也大有人在。

有专家学者表示,现在的年轻人面临著极大的工作和生活压力,透过这种可塑性强、手感好的玩具,一方面弥补了个体在日常繁杂工作中缺少的控制感,另一方面,也为他们找到了一个发泄的出口。此外,社交媒体的传播也成就了它的火热。

但是,在“捏捏”的风潮之下,不少网友也开始担忧它的安全。例如,此前《深圳新闻网》曾在4月25日报道,有网友反映,孩子网购的“捏捏”有强烈刺鼻气味,经甲醛测试,1分钟内浓度飙升近80倍。

多位部落客和玩家警告该玩具或引发喉咙痛、头痛、皮肤痒等症状,甚至有人咳出血,白血球指数低于正常值。有手作者称:“做‘捏捏’的过程超过三小时就很不舒服。”也有人表示,一些“捏捏”外面的PVC包装袋可能有质量问题。

【延伸阅读】英国7岁男童“常撞到家具”竟是罹癌症状 有罕见脑瘤或仅剩1年命(点图放大浏览):

+15

据报道,有卖家表示,虽然“捏捏”都号称是食品级矽胶做的,但是不可食用,建议放在袋子里玩。

此外,由于不少“捏捏”是个人卖家制作,因此大多缺少生产资讯、品质合格证等,对此,专家呼吁有关部门加强监管,并建议消费者购买时要注意查看卖家资格,并做好定期消毒晾晒、及时洗手等细节。

延伸阅读:

小林制药红曲案累计5死!日媒揭卫生管理早出包:“材料洒地板”继续用

【本文获“中天新闻网”授权转载。】